年1月NCCN指南对B细胞淋巴瘤指南进行了更新,新版NCCN指南涉及到了艾滋病(AIDS)相关B细胞淋巴瘤诊疗的更新。与.v4相比较,最新版本.v1内容有如下更新点。
更新点1:初诊患者的检查
1.基本检查的第8进行了修订,更新为“PET/CT(包括颈部)扫描,和/或(胸+腹+盆)平扫和强化CT”。
2.删除了必要时检查的第2项-“PET/CT扫描骨髓阴性时,骨髓活检结果可能与PET/CT不一致”。
更新点2:治疗部分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HHV8阳性的DLBCL-NOS和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的二线治疗方案修改为“方案修改为“硼替佐米联合ICE(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利妥昔单抗”
接下来,结合.v1B细胞淋巴瘤指南中AIDS相关B细胞淋巴瘤部分和大家一起学习这一特殊类型B细胞淋巴瘤的诊疗规范:
AIDS相关B细胞淋巴瘤概述
AIDS患者在感染艾滋病毒(HIV)后,由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断下降,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进而导致发生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其中,淋巴瘤就是AIDS患者中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机制与EBV感染高度相关。几乎所有原发中枢神经细胞淋巴瘤(PCNSL)患者中均可发现EBV,约50%的DLBCL患者及20%的伯基特淋巴瘤(BL)患者可发现EBV。由于抗逆转录病毒(ART)的普遍应用,AIDS患者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仍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约为一般人群发病率的11.5倍。AIDS相关NHL包括7个亚型:DLBCL、BL、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IBL)、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PEL、浆母细胞淋巴瘤(PL)及多型性B细胞淋巴瘤(PBL)。NCCN指南AIDS相关B细胞淋巴瘤涉及的亚型为:BL,PCNSL,DLBCL、HHV8+DLBCL-NOS及PEL,PL。
图片截自N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