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下淋巴瘤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与难题

王黎主任接受仁医界专访视频

澎湃新闻报道年8月26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陈阿姨从上海交通大医院血液科办理了出院手续。该院副院长赵维莅教授表示,陈阿姨是全国首个接受CAR-T药品回输治疗后首个被评估完全缓解(CR)的患者,为接受CAR-T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增添了很大的信心。近日,医麦客-仁医界记者也有幸采访了上海医院血液科王黎主任,请她谈谈淋巴瘤在临床治疗上的新进展。

王黎主任

上海交通大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医院博士后。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一线临床工作经验,现任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实验诊断学组委员,中国老年血液学淋巴瘤学组青年委员。

主要从事血液肿瘤耐药机制和新的靶向分子及治疗的探索,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Blood》、《Leukemia》等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课题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及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称号。

仁医界:能否介绍一下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特征和治疗现状?王黎主任:在中国淋巴瘤是血液肿瘤的第一大高发肿瘤,在国际上淋巴瘤也是男性和女性的十大高发肿瘤,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淋巴瘤的发病率都在逐年提高,所以淋巴瘤是需要我们大众关心的一类恶性肿瘤。在目前的治疗现状上,对于一些侵袭性的淋巴瘤,比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和NK/T细胞淋巴瘤,有一部分患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并且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愈率已经达到了70%以上,所以经过规整的治疗,患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仁医界:医院血液科在淋巴瘤的诊断、分型和治疗上有哪些特色?王黎主任:医院淋巴瘤亚专科在赵维莅院长的带领下,进行了中国的分子分型研究,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以及NK/T细胞淋巴瘤进行了中国淋巴瘤分子分型研究。我们希望通过淋巴瘤的分子分型精准地对淋巴瘤进行亚型分析,然后用分子分型来指导治疗,进一步提高淋巴瘤的治愈率。仁医界:新型的抗淋巴瘤药物的不断出现,如何精准的治疗?如何在生物标记物的指导下选择靶向药物,以及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和传统方案该如何优化组合?王黎主任:我觉得您提的问题非常的好,这也是我们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淋巴瘤很复杂,在目前WHO的分类里面,它有种之多,其中一种通过分子分型又能分成各种亚型,所以淋巴瘤如果用统一的方案来治疗是肯定不够的。通过分子分型生物标志物的方法来指导精准的亚型的治疗,比如用RCHOP+X的分子分型的药物的治疗方案,比传统RCHOP的治疗提高了20%左右的有效率,并且在生存方面提高了20%左右的PFS和OS。相信今后的淋巴瘤治疗是更为精准的,量体裁衣式的分子分型指导治疗。仁医界:现在淋巴瘤治疗上还有哪些挑战?还有哪些没有满足的临床治疗的需求?王黎主任:我们一直致力于淋巴瘤的治疗研究,一些非常难治的化疗耐药类淋巴瘤,是目前临床上未满足的需求。无论是在国外经过了SCHOLAR1的研究,还是在中国开展的REALTREND的研究,都已经发现对于这些化疗耐药的难治性的淋巴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只有6个月,这需要进一步改善。目前CAR-T的研究已经证实对于难治性的淋巴瘤可以达到4年的总生存期,44%的有效率,相信CAR-T疗法可以挽救一部分难治性的淋巴瘤患者生命。仁医界:近年来CAR-T疗法发展非常迅猛,效果非常令人鼓舞,您能根据相关的CAR-T临床研究现状,分享一下CAR-T疗法在淋巴瘤治疗上有哪些应用前景吗?王黎主任:CAR-T是目前国际上非常热门的研究,它本身就是把患者的T细胞提取出来,体外转基因以后使得这些T细胞去杀伤肿瘤,跟我们的化疗不是完全一样的机制。化疗是通过细胞毒的药物去杀肿瘤,当这些肿瘤细胞对化疗耐药的时候,那么我们通过T细胞的免疫治疗,同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杀肿瘤的效果,所以CAR-T对于那些化疗耐药的难治性的淋巴瘤,它的治疗效果与常规化疗相比,改善了很多。前面提到的对难治性的淋巴瘤患者,化疗或者移植来治疗的话,它的总有效率就中位生存期可能只有6个月。但是CAR-T治疗从目前看来有80%左右的患者可以达到肿瘤缩小和治疗有效,它的完全缓解率可以达到50~60%,而4年的长期生存率(不用任何药物长期的无病生存)可以达到40%左右,意味着这部分患者有可能是治愈了。CAR-T对于这部分难治的患者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当然在CAR-T治疗过程中也有很多的风险,比如细胞因子风暴,中枢神经毒性都是需要临床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engv.com/lblhl/14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