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长年专攻炎症性肠病,慢慢的,来我门诊就诊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各地的炎症性肠病患者。虽然几乎每天门诊都有新确诊的患者,但有时候我也会替一些患者“摘帽子”。
这天门诊来了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她看上去精神还可以,但是情绪有点紧张。她先生一边拿出各项化验单,一边叹气。
唉,陈主任,我爱人拉黏液血便,医生说这是严重的溃疡性结肠炎,是终生性疾病,要终生用药,这可怎么办?
黏液血便有多久了?
一周时间
一周?也就是说是一周前才发病的?
要知道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疾病,按照诊断标准,需要有6周以上的病程才可以确诊。由于许多急性感染性肠炎患者也会出现黏液血便,因此并不是说出现黏液血便的肠道溃疡患者就一定是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这些急性感染大部分会在2周内好转,当然,少部分也会变成慢性感染,病程会超过6周。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排他性诊断的疾病,也就是说,要诊断是否患上溃疡性结肠炎,需要排除许多其他的疾病,除了常见的急性细菌或病毒感染,还有肠结核、真菌性肠炎、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包括假膜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肠炎、嗜酸粒细胞性肠炎及过敏性紫癜等。
听到我的解释后,老先生还是满脸困惑
您的意思,我爱人得的不是溃疡性结肠炎,她都黏液血便了,还不是?
不一定呀!阿姨也许只是一个急性感染,有的感染(比如菌痢)可以通过大便培养明确,也有些感染不一定可以通过细菌培养出来,还有一些寄生虫病(比如阿米巴虫传染病)患者也可出现黏液血便,但却不是溃疡性结肠炎。所以,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是非常强调粪便常规检查和培养的,而且检测应尽量不少于3次。另外,还需要根据各地流行病学特点,应进行相关疾病检查,以排除阿米巴虫传染病、血吸虫病等疾病。
这样解释后,患者和家属的紧张情绪明显好转。我连忙接着解释
虽然要6周才可以确诊是否患上溃疡性结肠炎,但也有刚发病的患者,虽然病程才一周,但的确是溃疡性结肠炎。
那咋办呀?
我们需要再进行一下肠镜检查,如果肠镜下看到左半结肠炎伴阑尾开口炎症改变或盲肠红斑改变,那么这种现象是溃疡性结肠炎常见的,就比较可能患上溃疡性结肠炎。另外,第一次肠镜的病理检测(就是肠镜时候取出的活检组织)结果很重要,一个好的病理医生可以通过显微镜下的观察,区别肠道炎症是急性还是慢性的改变,而且,溃疡性结肠炎常有一些相对特别的病理改变,对诊断也非常有意义。
我边说边仔细看患者的肠镜检查结果,并没有发现阑尾开口炎症改变或盲肠红斑,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患者的直肠基本是好的。肠镜病理切片给炎症性肠病病理专科医生会诊,也没有发现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变,反而是急性炎症的改变。
两周后患者复诊,已经完全没有黏液血便了,随访半年此症状也一直都没有再次出现。
所以,这不是一个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而很可能是一个急性感染导致的肠炎。这样溃疡性结肠炎的这顶“帽子”患者也可以摘去了。
小贴士
TIPS
不是所有出现黏液血便症状且肠镜下发现连续性溃疡的患者就一定是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排他性的疾病,确诊需要6周时间。
本故事摘自《医者的心声》
《医者的心声: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就医故事》是由浙江大医院陈焰主任所著,在年出版后获得了读者的好评,并且在“我与好书有个约会·中国医界好书”的评选中获得了医学文学类奖项。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真实小故事,您可以通过网络、书店、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