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率先启用无痛支气管镜

支气管镜像胃镜、肠镜一样,是常见的诊疗内镜,主要用于诊断与治疗肺部结节、肺部肿瘤、肺部感染性疾病,是肺科医师手中的利器。不过,因为检查过程中舒适度较差,被患者及家属接受的程度较低。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为舒适的就诊体验,医院正式率先启用多学科协作下的“无痛支气管镜”诊疗模式。

58岁的老陈在此之前已经连续咳嗽两个多月,医院检查后发现有纵膈淋巴结肿大,怀疑患有肿瘤。而后,他选择到成都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确定疾病的性质,对后续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常规支气管镜无法取得纵膈淋巴结活检标本,但传统纵隔镜检查相较创伤会更大,风险及费用也相对较高,这无疑将增加患者的痛苦及负担。

经过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探讨,决定利用“超声引导下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完成检查——实时通过超声定位支气管外病变的具体位置,并在彩色多普勒的引导下避开血管,通过针吸和活检获得相应部位的细胞和组织,从而达到确诊疾病的目的。不过,老陈的纵膈淋巴结较小,局部麻醉纵膈穿刺手术风险比较大。经麻醉科团队共同讨论后,决定在“全麻喉罩下行EBUS-TBNA”。

“超声支气管镜经患者口腔进入气管,无需额外的创伤。”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牛斌医生介绍说,虽然这种检查方式避免了手术创口带来的痛苦,但检查的开展还是存在舒适度低的问题。因为人体的气管极为敏感,即便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一些病人在检查过程中也常因气道的刺激而呛咳、憋气,甚至一部分患者会因为不能耐受而被迫中止检查。

为了进一步满足患者舒适化就医的需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麻醉科团队携手合作,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出“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科副主任付强介绍说,无痛支气管镜和无痛胃镜一样,将由麻醉医师在检查开始前完成诱导麻醉,并在术中使用适宜的麻醉药物给予短效麻醉剂,帮助患者迅速进入镇定、睡眠状态,并应用喉罩完成气管镜检查。“对患者来说,就是睡了一觉。”付强表示,这样一来,将有效避免患者在痛苦状态下不自觉躁动引起的机械损伤,使检查取得更好的效果,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不过,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宜于这样的检查方式,例如对麻药过敏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等群体。为充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开展治疗之前将由多学科团队进行充分评估,制定适宜的麻醉方案,为患者的诊疗安全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engv.com/lblyf/15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