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学习海绵状脾淋巴管瘤1例

近日,来自医院小儿外科的白玉作教授在Surgery杂志上发表了一例8岁小儿海绵状脾淋巴管瘤的病例,一起来学习下如何诊治。

病例介绍

患儿因左上腹疼痛一个月入院,无明显外伤史。腹部检查在左上腹触及一质地柔软活动性包块。

腹部CT平扫发现一低密度灶,大小约6.9×6.3cm2,位于脾脏下方。增强CT可见病灶中心与外缘呈放射状分布(图1)。

图1.增强CT可见肿瘤边界清晰,脾脏增大,质地不均匀,呈辐射状改变

因无法完全排除恶性病变可能而给予患者行脾切除术。

手术及病理:脾脏包膜完整,表面光滑。肿瘤为单一实质状,大小为6.9X6.3cm,位于脾脏包膜下方,呈现放射状分布。

其颜色暗红,有完整包膜,和脾脏组织边界清晰。周围脾脏实质细胞未见明显异常(图2)。

图2.肉眼观可见脾脏包膜下为一个实质肿瘤,边界清晰,中间可见刀疤样星形纤维化区域

组织学检查:淋巴管周边囊性扩张形成肿瘤,内衬单层扁平上皮以及乳头状内皮细胞增殖。

腔内充满均匀的嗜酸性粒细胞,未见红细胞。免疫组化发现内皮细胞能与CD31和CD24及VIII因子相关性抗原发生反应(图3)。

图3.镜下可见囊间隙充满嗜酸性粒细胞:A箭头处可见内衬单层扁平上皮以及乳头状内皮细胞增殖;B免疫组化发现内皮细胞能与CD31免疫组化发生反应;C免疫组化发现内皮细胞能与CD24;D免疫组化发现内皮细胞能与VIII因子相关性抗原D发生反应

通过结合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我们诊断为海绵状脾淋巴管瘤。

手术切除肿瘤后患儿恢复良好,术后第7天出院。术后1年随访,无复发。

学习要点

淋巴管瘤常由于淋巴管先天发育异常引起良性肿瘤,较少受累脏器,多呈现囊肿样。

脾脏淋巴管瘤初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多是继续生长后压迫邻近结构或是出现感染、出血、扭转、破裂而出现症状。

通过影像学检查常常可以诊断出该疾病。组织学上将该病分为单纯型、海绵性、囊性三种类型,在大多数单个的脾脏淋巴管瘤中,囊性更多见。

囊性淋巴管瘤由较大的肉眼可见的淋巴管和多腔的囊性病灶构成。而实质的淋巴管瘤则极为少见。

本病需与血管瘤、囊肿、淋巴瘤鉴别。大多数脾淋巴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可以引起局部浸润导致巨脾症,因此最好行脾切除。

编辑:赵颖

本文系丁香园血液时间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赞赏

长按







































鐜绱犺蒋鑳跺泭
鍖椾含鐧界櫆椋庨珮绛変笓绉戝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engv.com/lblzl/7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