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人群发病情况迥然不同
研究发现,根据肿瘤细胞构成不同,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就霍奇金淋巴瘤来说,中西方人群的淋巴瘤发病情况迥然不同西方发病年龄呈“双驼峰”曲线,即有两个明显的发病高峰:一个是15岁~34岁,另一个是50岁~70岁我国则呈“单驼峰”曲线,发病高峰在40岁左右,青壮年人群居多
其实,淋巴瘤在早期会向身体发出信号,只要我们别去忽略它,是可以把它消除在萌芽状态的
另外,相对于其他肿瘤,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及分型十分困难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和预后差别非常显著因此对于有疑问的病例,有可能需要多位经验丰富的病理专家会诊这个过程可能需幼儿血管瘤症状要数周时间,但是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这是必需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耐心(作者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 刘辰整理)
该病的早期症状与感冒非常相似,都有发烧、出汗、咳嗽等症状,因此极易被混淆但与普通感冒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会出现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而且肿块生长可快可慢,有的甚至经消炎治疗后就会好转和消退很多人因此忽视病情公众可以通过简单的“摸查”来发现,主要部位包括耳后、颈部、上颈部位、颌下、腋窝、腹股沟等
淋巴细胞发生恶变即成淋巴瘤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卫士,它们可以帮助人体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机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维护机体内环境的“整洁有序”但是,当病菌龟头 淋巴管瘤等有害物质入侵人体时,淋巴组织容易脱离人体的控制,也有可能变成“坏分子”当“坏分子”越来越多时,加上不良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淋巴细胞就可能在生长过程中发生变异,形成疯长的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什么癌?它离人们的生活到底有多远?能不能早期发现?权威专家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详解
链接
此外,研究发现,淋巴瘤和病毒、细菌感染有关,比如eb病毒、幽门螺杆菌等而20岁~40岁正是淋巴组织非常活跃的时期,年轻人又是感染这些病毒的高危人群,加上环境污染、辐射和经常接触染发剂等因素,使得这一人群发病率升高因此,年轻人避开以上不良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作者系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朱军
病理眼血管瘤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获取足够的、高质量的肿瘤组织是病理诊断的前提活检则比较麻烦,甚至有风险,但是对于确诊淋巴瘤是必需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取材不理想,还可能需要再次活检,更有少数情况甚至需要多次活检淋巴瘤复发时也要尽量再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一方面是为了明确淋巴瘤是否复发,另一方面是因为某些淋巴瘤类型可能会发生病理转化
原标题:患上淋巴瘤并非意味着死神来了
别忽略身体发出的早期信号
我国每年新增8.4万淋巴瘤患者
从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来看,淋巴瘤不属于最高的,但从发病率增长速度来看,绝对名列前茅当前,淋巴瘤已成为全球发病率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名新发病人在我国也是这样的趋势,每年新海绵状淋巴管瘤费发患者约8.4万人,并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
病理诊断是淋巴瘤确诊的“金标准”
那么,到底什么是淋巴瘤呢?
令人感到宽慰的是,医学的进步已经使淋巴瘤脱离绝症的行列早期霍奇金淋巴瘤80%以上可以治愈,所以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癌症治疗疗效的分级上,霍奇金淋巴瘤被归入可以治愈的肿瘤即使是晚期霍奇金淋巴瘤,长期的生存率也能达到50%以上而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也可治愈最“麻烦”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坚持标准治疗后,76%的患者肿瘤达到完全缓解,近六成的患者获得治愈,四成以上的患者可获10年以上的长期生存
52岁的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罹患恶性淋巴瘤之事日前曝出,立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们不禁会联想到央视著名播音员罗京、香港著名作词人林振强等因腹部淋巴瘤中医治疗淋巴瘤过早消逝的生命
有效的白癜风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