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母细胞骨髓浸润浆母细胞性淋巴瘤浆母细胞

QQ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zghy.org.cn/item/455360344477323264

Blood的病例分享

67岁,男性,HIV病史

实验室检查

血清单克隆IgG/κ升高,

无溶骨性病变的证据,

血钙、肌酐、全血计数正常。

外周血涂片未见异常。

骨髓检查可见异常细胞,胞浆嗜双色性,核卵圆形,核仁异常突出(图A:Wright-Giemsa染色,×;图B:苏木精-伊红染色,×)。

免疫组化表达CD(图C,×),MUM1+(图D,×),CD56,具有kappa限制性表达,C-MYC;阴性表达PAX5(图E,×),CD20,CD45,CD30,CD,cyclinD1,BCL-2,BCL-6,HHV8和ALK1呈阴性,Ki-%。

Epstein-Barr原位杂交阳性(图F;原始放大倍数×)。

FISHC-MYC易位,未发现其他骨髓瘤相关染色体异常。

诊断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BL)

图片来源:blood

含有浆母细胞的恶性肿瘤包括: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BL)

浆母细胞型浆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PBM/MM)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

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

HHV8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HHV8+DLBCL,NOS)

浆母细胞具有统一的形态学特点:肿瘤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偏心,核仁突出,胞浆嗜碱性/嗜双色性。免疫表型特点:表达浆细胞相关抗原,包括CD38、CD、(IRF4)/MUM1、PRDM1和XBP1,CD20通常不表达。

鉴别诊断,图片来源:AdvAnatPathol

PBL属于少见但侵袭性极强的大B细胞淋巴瘤范畴,结外受累器官包括胃肠道、口腔粘膜,皮肤等等。极易复发并出现化疗抵抗,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

病因学

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Ebstein-Barr病毒(EBV)感染患者以及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的患者(如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发生率更高。PBL占所有HIV相关淋巴瘤的2%。

病理生理学

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浆母细胞是恶性克隆的起源细胞。浆母细胞是一种被激活的B细胞,经历了体细胞突变和类型转换,在此过程中,EBV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B细胞凋亡。

图片来源:blood

本月Blood法国CentreHospitalierUniversitaire的AmandinePignarre教授团队探索了从初始B细胞(NaiveBcell)到活化B细胞(ActivatedBcell)至原始浆细胞(浆母细胞Plasmablast)的免疫过程,发现2步驱动B细胞终末抗体分泌细胞(ASCs)的分化。首先,滤泡辅助性T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4(IL-4)驱动B细胞扩增和成熟,向ASCs分化的细胞下调CD23和IL-4信号;随后,CD23-的细胞克隆通过抑制泛素介导的降解而上调IRF4蛋白,成为浆母细胞的前体细胞。相反,保持IL-4/STAT6信号的活化B细胞则不会发生向ASCs的终末分化。

组织病理学

高度恶性肿瘤,镜下结合了B细胞和浆细胞的特征,呈现免疫母细胞样。浆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与浆细胞肿瘤相似,CD79a,IRF-4/MUM-1,BLIMP-1,CD38和CD呈阳性。B细胞标记物CD19,CD20和PAX-5呈阴性,CD45可能呈弱阳性,少数病例表达T细胞标志物CD2或CD4,Ki-67通常较高。

约50%的PBL存在MYC基因重排,除MYC基因重排外,MYC基因扩增和缺失率分别为11%和4%。MYC基因重排与EBV感染、CD10表达和PRDM1基因突变相关。

临床表现

多合并有B症状:发热、体重减轻和盗汗。由于口腔和胃肠道是常见的累及部位,体重减轻多见。淋巴结受累并不常见,仅在11%的病例中有报道。

诊断与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它浆母细胞疾病鉴别,尤其需要排除浆母细胞型骨髓瘤(PBM)。EBER阳性、缺乏MM常见的FISH异常、以及没有CRAB症状,支持PBL的诊断。

骨髓瘤细胞形态可分为4种类型:成熟型,中间型,未成熟型和浆母细胞型。浆母细胞型MM约占所有MM病例的8.2%,与高增殖指数,肿瘤负荷高和del(13q)相关。PBM多见于晚期髓外复发的MM,但如果是原发PBM,有时很难与PBL鉴别,临床可以出具一个模棱两可的诊断:浆母细胞性肿瘤(PBL/PBM)。

少数PBL可以从低级别B细胞淋巴瘤,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转化而来。

分期及预后

适用于AnnArbor分期,总体预后不佳,中位总生存期为3-5个月,与HIV阴性者相比,HIV阳性患者的总生存率更差。

治疗

由于PBL的高度侵袭性,CHOP化疗被认为是不够的。强化疗推荐:剂量调整的EPOCH,CODOX-M/IVAC交替方案,hyper-CVAD方案6-8个周期。鞘内化疗尚无定论,在部分病例可以尝试,对化疗敏感的患者在病情首次缓解时应考虑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HIV患者应在传染病专家的指导下开始HIV治疗。疾病复发后的治疗可以尝试化疗联合抗MM靶向药物,如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等。手术不作为选择,但可以局部放疗。

参考文献

ChenBJ,ChuangSS.LymphoidNeoplasmsWithPlasmablasticDifferentiation:AComprehensiveReviewandDiagnosticApproaches.AdvAnatPathol.Mar;27(2):61-74.

EladlE,ChangH.Bonemarrowinfiltrationbyplasmablasticneoplasm:plasmablasticmyelomaorplasmablasticlymphoma?Blood.Mar4;(9):.

BhattR,DesaiDS.PlasmablasticLymphoma.Aug24.

PignarreA,ChatonnetF,CaronG,HaasM,DesmotsF,FestT.PlasmablastsderivefromCD23-activatedBcellsaftertheextinctionofIL-4/STAT6signalingandIRF4induction.Blood.Mar4;(9):-.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engv.com/lblyy/1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