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很容易患上一种血管瘤的疾病,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血管瘤非常陌生。在孩子患上血管瘤之后,任其发展,导致血管瘤不断增大,最终威胁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血管瘤”!
什么是血管瘤?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血管瘤这个词现被很多人滥用,不论什么血管病变都诊断为“血管瘤”,甚至包括很多淋巴管病变都被称为“血管瘤”。这种诊断是不科学的、不专业的,包括万能的互联网,笔者浏览过一些关于血管瘤的网页,大多都是不专业的。
要科学地诊断“血管瘤”,就必须掌握目前国际最新的ISSVA分类,也是目前世界公认最科学的分类。掌握分类的目的是准确诊断,最终是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因为该分类尚没有中文版,很多人不了解,就都统一称为“血管瘤”,这就是这个词被滥用的原因之一。对于该分类,笔者所在单位拟择期将其翻译成中文。
根据最新分类,所有血管病变分为两大类:血管肿瘤和脉管畸形。前者是一类真正的肿瘤,后者则为畸形,也就是血管或淋巴管结构不正常,而不是肿瘤。所以把脉管畸形称为“血管瘤”是不科学的、不专业的。
科学的讲,血管瘤是血管肿瘤的一类,“瘤”字说明其本质是真正的肿瘤。具体包括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大类。从完全良性到高度恶性,血管肿瘤共分为20多种细类,血管瘤只是其中一类。
怎么判断是不是真正的血管瘤呢?如果宝宝不幸长了“血管瘤”,那到底是血管瘤还是脉管畸形呢?家长们需注意如下2点:
1、真正的血管瘤是一种肿瘤,具有肿瘤的特点,病变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
2、脉管畸形的本质是一种发育畸形,属结构不正常,为先天性,没有肿瘤生长的特点。因此脉管畸形大小是不变的,只会随年龄成比例增大或不增大。如果畸形内发生出血或感染,则可突然增大或表现为从“无”到有。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难以判断,最好还是找专业人员就诊以明确诊断。
血管瘤会自然消退吗?血管瘤的细分类中,最常见的是婴儿型血管瘤,也叫婴幼儿血管瘤,这类血管瘤大多可自行消退。婴幼儿血管瘤是较为常见的儿童期良性肿瘤,婴幼儿发病率高达2.5%-10%,男女比例为1:3~5,好发于头颈部。婴幼儿血管瘤一般具有自限性,可分为增殖期,消退期及消退后期3个阶段。常在出生后l~2周出现,在出生后l~2个月时进入快速增殖期,出生后9~12个月停止生长,随后的l~5年进入缓慢的自行消退期。据文献报道,至5岁时,50%以上的血管瘤完全消退,9岁时,90%完全消退,最长消退可持续至12岁。最终20%~40%患儿残余皮肤改变。部分婴幼儿血管瘤患者病变发展迅速,出现感染、溃疡、坏死、呼吸道闭塞等症状,导致继发畸形、功能障碍等,甚至威胁生命。
另外,先天性血管瘤也大多可自行消退。其他类型的血管肿瘤均不能自然消退,甚至是恶性血管肿瘤。有些类型的血管肿瘤还会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导致致命性的出血。
因此,如果宝宝不幸长了血管瘤,还是应该及时就诊。
血管瘤需要治疗吗?需不需要治疗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具体类型、生长部位、对器官功能的影响和有无并发症。如生长于面部和手,等待自行消退的话,我们并不能准确预测其消退时间。在进托儿所或幼儿园前仍明显可见的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精神心理发育,造成心理障碍,因此大多仍需治疗以阻止生长并加快消退速度,争取早日消退。如生长于眼眶或眼睑等重要部位,可影响眼球和视力,也需治疗。另外,如位于腋窝、颈部、腹股沟、肛周或会阴,因长期皮肤湿润及摩擦,容易出现出血、溃疡和感染,且经久不愈,也需积极治疗。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如果能自行消退,就不需要治疗。况且这里我们所说的仅仅是最常见的婴儿型血管瘤和先天性血管瘤,而其他类型的血管肿瘤一般都需治疗。
血管瘤该怎么治疗?国际公认的治疗手段包括:激光、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局部注射、静脉药物、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每种治疗方法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血管瘤到底应该怎么治,这取决于具体类型和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说来,每一种具体类型,首选治疗方法只有1-2种。
脉管畸形该怎么治疗?前面我们提到,脉管畸形为先天性脉管结构异常,既不会像肿瘤那样生长,也不会消失,除非并发感染或内部出血。有少数脉管畸形会在女性青春期或孕期迅速扩大,但并非肿瘤性生长。因为该类病变为结构畸形,治疗方法多为破坏性治疗,如局部硬化剂注射、介入栓塞、手术切除等。近年,我们与国际同步正在研究非破坏性治疗,初步效果满意。与血管肿瘤类似,也分为很多细类,根据淋巴管、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和多成分混合性畸形及有无其他器官病变,超过50个细类,治疗方法和效果也取决于具体类型,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血管瘤”是一类复杂的疾病,不能简单地得出必然的结论。只有科学而准确地诊断,才能科学合理地治疗。“血管瘤”大多数是可消退的婴儿型或先天性血管瘤,但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忽视“血管瘤”,也不用过于担心,向专业人员进行科学咨询仍是必要的。
北京公立医院里哪所治疗白癜风好北京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