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男性患纵隔原发恶性蝾螈瘤入院医治病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性别:男
年龄:45
临床资料: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1个月,于2010年2月26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为阵发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同时咳少许白色黏痰,无发热、眼睑下垂、饮水呛咳、恶心、胸痛、呼吸困难等。
个人史:吸烟20年,20支/d。
查体:左边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左下肺叩诊实音,左下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哕音。
辅助检查:胸部CT平扫:示左中纵隔巨大软组织肿块,大小约22.8cm×17.2cm×15.8cm,CT值42—68HU,密度不均,其内见片状稍低密度影,肿块边界清楚,纵隔受压右移,双肺未见实质性病灶,肺门及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CT增强示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动脉期CT值52—96HU,静脉期CT值45~86HU,其内可见斑片样及线条状明显强化影,坏死区未见强化。CT诊断为恶性肿瘤性病变。
医治:术中见肿瘤位于左中纵隔,质硬、活动度差、无搏动感,肿瘤有完全包膜,包膜上有丰富的血管,与心包及胸壁致密粘连,左肺受压、部份膨胀不全,左肺上叶与胸壁有致密粘连。镜下见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核异型性明显,部份区域呈束状排列,旋涡状结构,在梭形细胞背景中可见横纹肌母细胞,呈圆形、多边形或梭形,胞质丰富红染,类似横纹肌赘瘤(图3)。
图3病理示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核异型性明显,在梭形细胞背景中可见横纹肌母细胞(HE×100)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蛋白(Desmin)、肌调理蛋白(MyoDl)、波形蛋白(Vimentin)、S-100均为阳性,角蛋白(CK)阴性。
术后病理诊断:恶性外周神经鞘瘤(恶性蝾螈瘤)。
术后4个月肿瘤复发,胸部CT增强示左边胸腔内多发混杂密度占位,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厚环状强化,左边胸膜、心包、肋骨及胸壁均见侵犯。
【本定阅号为非盈利学术交流平台,部份资料来源于络,如触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所有文章仅供公益交换,不代表本定阅号立场。欢迎提供素材、资料等,投稿邮箱:tougao@,一经采用将给予稿费。】
关注病理之家,关注病理人的家园!
↙点击下方“浏览原文”查看更多
">中药治白癜风">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