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NK/TCellLymphoma)定义:
1.原发于鼻腔或其他结外器官的外周NK/T细胞淋巴瘤,组织学上表现为血管中心性浸润伴有坏死和血管破坏,表达NK/T细胞标志,和EBV感染相关;
2.地理分布和种族特异性:好发于东亚,拉丁美洲部分地区;黄种人高发,白种人罕见(<1%);
3.ENKTCL占PTCL:亚洲22%,欧洲和北美5%,在我国占T-NHL30%±;
临床表现:
1.侵袭性强,结外发病,好发于面部中线伴毁损性病变;"天花板瘘”
2.原发部位:上呼吸消化道>80%鼻腔、鼻咽→副鼻窦、口咽、眶周、口腔、腭部少见:皮肤、睾丸、胃肠道、肝、淋巴结、肺、软组织;
3.远隔播散:骨髓侵犯少见,CNS7%;
4.局限期∶进展期=(上呼吸消化道)7:3/(上呼吸消化道外)4:6;
5.全身症状:发热、盗汗、消瘦及乏力;
6.可并发嗜血细胞综合征;
病理特点:
1.原发粘膜部位广泛溃疡形成和瘤细胞弥漫性浸润;瘤细胞血管中心性和血管浸润性生长,坏死%,可见凋亡小体;瘤细胞形态广泛;核分裂像多见;
2.NK细胞表型:CD56+,CD2+,sCD3-,cCD3+,CD43+,CD5-,CD4-,CD8-/+,CD16-,TCR-,CD20-;细胞毒性相关蛋白:TIA-1+,颗粒酶B+,穿孔素+;TCRandIggenes:germline;
3.T细胞表型:CD2+,sCD3+,细胞毒性相关蛋白+,TCR重排+;
4.EBER+;
5.无特征性遗传学改变,del(6)(q21q25),i(6)(p10);
治疗原则:
根据原发部位及分期进行分层治疗:
1.原发于上呼吸消化道:Ⅰ/Ⅱ期放疗局部控制强推荐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优选含ASP的方案)5yOS70-80%,5y-PFS>60%;
2.原发于上呼吸消化道外:Ⅰ-Ⅳ期原发于上呼吸消化道:Ⅲ/Ⅳ期化疗±放疗(ASP的方案)?HSCT5y-OS20-30%,中位OS6-12月;
预后
临床上,对于早期NK/T细胞淋巴瘤病人,主要采用以门冬酶为主的全身性治疗和局部放疗策略,治疗后对于早期局限于鼻腔内的NK/T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好,超过80%病人能够获得临床治愈;对于晚期病人,采用以系统性的以门冬酶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策略,大约有40~50%病人能够获得临床长期缓解甚至治愈,但仍有超过一半的病人会出现耐药甚至进展,发生噬血细胞综合征,这群病人在临床上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人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淋巴瘤国际预后评分(IPI)
1、年龄(小于等于60岁大于60岁)
2、一般状况/ECOG评分(0-1分;2-4分)
3、临床分期(I或II期,III或IV期)
4、结外受侵部位(<2或≥2)
5、LDH(正常;异常)
注:虽然国际预后指数(IPI)在弥漫大B细胞(DLBCL)和非特指型外周T细胞(PTCL-NOS)中具有价值,但是,由于NK/T细胞发病年龄较轻并且80%以上为局限期,所以IPI并不能有效地进行预后分类。
—————————————
PET分期评估
——————————————
ENKTCL原发耐药,对蒽环类药物不敏感(CHOP方案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
蒽环类药物有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吡喃阿霉素、阿克拉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氨柔比星等,这些蒽环类药物都是通过嵌入DNA双链的碱基之间,结合成复合物,阻碍快速生长的癌细胞的分裂,蒽环类药物还可以抑制拓扑异构酶II,从而阻碍连接酶对DNA的修复。柔红霉素适用于各种类型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而阿霉素适用于恶性淋巴瘤、乳腺癌、支气管肺癌、卵巢癌等,还有阿柔比星对胃癌、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癌症有不错疗效。
PD-1单抗如替雷利珠单抗,对ENKTCL效果好
一箫一砚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