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病例讨论前列腺囊腺瘤一例

01临床病史

男性患者,62岁。

主因:进行性排尿困难7年,急性尿潴留3周入院。

病史:2年前曾行经前列腺穿刺,结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1月前查血PSA11.28ng/ml。

02影像检查

图1盆腔MR平扫检查A.T2WI压脂矢状位;B.T2WI压脂冠状位;C.T1WI轴位;D.T2WI压脂轴位;E.DWI(b=s/mm2)。

MR平扫示前列腺后上方一向上凸出的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影,边界清楚,在T1WI呈等信号,内见多发小片状T1WI高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可见低信号分隔,周边见低信号包膜,T1WI高信号部分在DWI上呈高信号,其余DWI上未见高信号。

图2盆腔MR增强检查A.T1WI平扫轴位,B.T1WI增强扫描轴位。MR增强扫描见病灶呈轻度不均匀强化。

03诊断

手术切除病理显示为前列腺囊腺瘤,伴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

04讨论

前列腺囊腺瘤(Prostaticcystadenoma,PC)是一种罕见的前列腺来源的良性肿瘤。自年Maluf等首次报道以来至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约30例。发病年龄为20~81岁,平均年龄约65岁。肿瘤较小时无症状,一般发病隐匿,可由体检时偶尔发现。当肿瘤较大、压迫周围器官及组织时,可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典型症状为泌尿系统梗阻、血尿、伴或不伴有腹部包块。多数PC血清PSA升高的原因尚不明确,PSA的高低与肿物的大小无明确相关性。PSA升高对PC的诊断和是否癌变也不能提供确切依据。

PC可位于前列腺内或与前列腺相连续,也可与前列腺完全分离或有蒂与前列腺相连。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包括定位,了解肿瘤大小、内部情况、累及范围以及确定手术方式等。经直肠穿刺活检对PC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PC的诊断本身缺乏确诊依据。因为穿刺活检获得的组织较少,无法与前列腺的良性增生上皮区别,故PC的诊断皆来自术后的病理检查。

CT典型表现为盆腔内囊实性肿块,囊性为主,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体积较大,甚至超出盆腔范围;正常前列腺结构不清,精囊腺、膀胱受压。

MR检查主要表现为多囊状、多房状类圆形囊实性肿瘤,体积一般较大,呈膨胀性生长;内部主要为多房状囊实性结构,实性部分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性部分呈杂乱排列,部分囊与囊之间可相互交通,各囊内信号强度可不一致;有明显包膜,包膜于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和周围结构境界清晰,肿瘤较大时可压迫临近组织,致精囊腺、直肠、膀胱受压移位,可压迫尿道导致尿道梗阻,但肿瘤周围脂肪间隙清晰,无肿瘤浸润,前列腺包膜未见突破。

鉴别诊断主要包括位于前列腺的其它囊性病变,如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脓肿、前列腺潴留性囊肿、苗勒氏管囊肿等。与前列腺完全分离的病变还需要和淋巴管瘤、精囊腺囊腺瘤、异位前列腺等鉴别。

良性前列腺增生囊性变与PC难以鉴别,当影像学表现为部分前列腺正常,而其余前列腺因孤立性、有包膜的囊性结节而增大时,应考虑诊断PC,最终需要手术病理确诊。

前列腺脓肿发病率低,约占前列腺疾病的0.5%,病因大多数为上行性尿路感染。临床表现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伴有发热、排尿困难、尿潴留等,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直肠指诊患可出现前列腺肿大、波动感、压痛。典型前列腺脓肿常呈类圆形,脓腔为坏死液化组织,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内可见分隔,增强扫描脓肿壁及分隔明显强化。典型脓肿形成期,由于脓细胞及坏死细胞碎屑增多,DWI表现为脓腔内明显高信号,是前列腺脓肿与其他疾病的重要鉴别点。

前列腺潴留性囊肿与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引起腺管外口的阻塞有关,常位于前列腺的一侧,单囊,无分隔。苗勒氏管囊肿位于前列腺尿道的上半部后方的中线部位,起源于苗勒氏管的残余,是一种先天性囊肿。患者在成年以后可以较早出现尿潴留、泌尿道感染、射精管梗阻及血精等症状。囊肿较大时向前列腺上方扩张,囊液为不含精子的棕色液体,通常为单囊,无分隔,囊液在T2WI上呈高信号,囊肿内有出血时在T1WI上囊液可显示为高信号。

本病例报道已经得到相关单位的授权,供广大医师学习交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

作者简介:徐筑津,女,医院放射科住院医师。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专为医学影像人订制的权威、专业、开放的全方位学习交流平台

oJi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技术好
北京医院皮肤科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engv.com/lblbl/73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