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姑娘给身体里的陌生人写了一封信,

“无法见面的放牛小弟:今天是你的双肺与我共同生活一周年的日子……”这是29岁的南京女孩吴玥写给“自己”双肺主人的一封信,小吴是一位肺移植患者,她跟自己约定:每年8月31日——她的“重生纪念日”,都要写一封信给双肺捐献者,和他聊聊自己“重生”后的生活。

  年5月,正处花样年华的吴玥突遭不幸,被查出患有晚期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确诊后的她24小时吸氧,无法下床行走,基本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看着日渐憔悴的父母,我一度觉得自己是个累赘。可是,我想活下去,因为只有活着,才有机会好起来,才会有能力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她说。很幸运,年8月31日,她等到了合适的肺源,医院接受了双肺移植。供体来自于广西桂林一位脑死亡的农村少年,经过9个小时的手术,吴玥重新自由呼吸,开启了生命新篇章。

  按照国际惯例,器官捐献供体、受体双方信息均为保密,器官捐献方并不知道自己的器官捐给谁,受者也不知道自己的器官来自谁。无法当面致谢,吴玥想到了用写信的方式来诉说感恩之情,于是,在年8月31日,手术后一周年,她写下第一封信。“我觉得写信这种古老的方式,能穿越时空,让我和他说说心里话”。在信中,吴玥这样写道:“我只知道你比我小,所以就是我的弟弟吧。我时常想象你的模样,黝黑的皮肤,壮实的模样,笑起来会露出白白的牙齿……”

  素昧平生,却因一个善举将他们之间的命运紧紧绑在一起。移植手术后,一开始身体很疼痛,吴玥一直哭,医生告诉她“伤心就会伤肺”,她突然觉得很愧疚,白白辜负了小弟这么好的肺源,在信中对他连声说“对不起”。“他的器官在我的身体里运转,我能感受到他对这个世界的留恋,我要带着他的爱更好地生活。”吴玥动情地说,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轻易哭泣,在信中承诺:“我会好好珍惜你的肺”,她还在信中约定:“每年的今天我都给你写一封信,说说我们共同经历的时光”。

  带着捐献者的爱,吴玥坚强地生活着。她如约在第二年写了第二封信,向“弟弟”汇报了一年来的努力。“我可以进健身房运动了,肺功能更好了,呕吐的频次有所减少,找到了方法去控制。”她回归了职场,开启正常的工作、生活,她还出外旅游了,“带你去感受武汉的江滩,香港的繁华,澳门塔的刺激”,“你陪着我去上课,去唱歌,去健身,去写作……我这么棒,你一定会为我骄傲”。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而,能报之以歌者,皆因你们的爱。”昨天,吴玥参加了我市红十字会组织的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祭奠活动,轻轻朗诵出这首诗时,她的双眼噙满了泪水,清秀的面庞却微笑着。 

相关

献花、默哀、献诗,昨天,无锡市红十字会组织遗体(器官、角膜)已捐献者家属代表、报名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医学院校师生、医护工作者等余人,赴青城公墓“无锡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纪念园”内举行祭奠活动,共同缅怀那些捐献遗体(器官、角膜)的志愿者,感恩他们在生命最后的馈赠。

纪念碑上,一个个捐献者名字被工整地刻在石碑上,人数已达人。据悉,无锡市红十字会于3年正式启动遗体捐献工作,年又启动了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经过各级红十字组织及广大志愿者的不断努力,如今广大市民对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的知晓率和认同率逐年提高,捐献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

红十字会呼吁社会上更多爱心人士破除传统世俗观念,参加到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这项公益事业中。无锡市红十字会捐献-。

稿件来源:无锡日报

作者:杨明洁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白癜风吃什么药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engv.com/lblbl/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