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

文章转载自好大夫在线——王垂芳

婴幼儿血管畸形和血管瘤是临床常见较复杂的先天性血管病变,多见于婴幼儿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1个月内出现,可见于身体各部位,以面部多见。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血管畸形(包括鲜红斑痣、婴幼儿血管瘤(又称草莓状血管瘤)静脉畸形(又称海绵状血管瘤))

1临床表现

血管瘤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所致,多在出生后2~3周发现,开始仅为红色斑点,4~5个月进人快速生长期,2岁以后开始消退。血管畸形为先天性脉管结构发育异常,内皮细胞无异常,临床表现为局部隆起或不隆起皮面的青紫色斑块,质地松软有压缩感,瘤体大小口随体位发生改变

一旦小宝宝们出现这些先天性的症状,一定让很多家长困扰、担心

2治疗方法

尽管婴幼儿血管瘤有自然消退的趋势,但有,40%-50%的血管瘤患者仍有毛细血管扩张、瘢痕形成以及上皮萎缩等美容方面的后遗症,20%左右的病例必须通过治疗来解决,尤其是颌面部血管瘤,应采取早期干预治疗。而血管畸形并不能自然消退,应予早期干预。再者,先天性血管畸形和血管瘤人群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影响其社会适应力及其学习工作。临床治疗手段很多,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激光治疗、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放射治疗、冷冻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微创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常用方法:硬化剂局部注射

泡沫硬化剂是临床应用广泛的血管硬化剂,具有硬化和止血的双重作用。在静脉血管旁和血管腔内局部注射聚桂醇,可以直接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使血管产生炎性病变和组织纤维化,新的纤维化条索代替病理性血管,致使病理性血管永久闭塞,从而达到硬化治疗的目的。对于瘤腔内的注射可以促使血管硬化闭锁,切新瘤体供血,瘤体会因为得不到供给而逐渐萎缩,最终“饿死”

文章来源:好大夫在线

声明:本文系转载,仅作为传递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硬化网不代表作者立场

硬化网

投稿邮箱:

zgyh

tytiu.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engv.com/lblzz/137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