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给全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然而有些父母刚刚还沉浸在新生的喜悦之中却在1周后发现宝贝身上出现一红斑,并迅速增大,这个红斑到底是什么?宝爸宝妈们应该如何是好?
什么是血管瘤?
小儿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发病率约为4%-5%。小儿血管瘤男女发病比例为1:3-1:5,发生部位以头面部、颈部最多,其次是胳膊、腿等部位,口腔黏膜和肌肉上也会发生,内脏上则很少发生。小儿血管瘤小的只有几毫米,大的可以是整个脸部、整个胳膊或整条腿。小儿血管瘤出生后6~10个月内增长较快,这时血管瘤不断增长扩展,并快速向周围皮肤及深层组织侵犯。出生10个月后,血管瘤增长速度就会缓慢下来,随着幼儿生长,血管瘤缓慢增长,但增长速度仍会比小儿生长快。
血管瘤有哪些种类?
根据病理及临床表现的不同,现在医学上把小儿血管瘤分为四类: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
草莓状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由发育异常的扩张毛细血管构成,它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毛细血管瘤,这种瘤小儿出生后即有,头面部、颈部都可出现,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一般为斑块样肿物,比皮肤略高出一点,颜色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另一类是草莓状血管瘤,顾名思义,血管瘤的形状就像草莓样,也只有这种血管瘤才可自行消退,长有这种血管瘤的孩子消退年龄一般在4岁左右,自行消退的血管瘤首先颜色变淡,瘤中间出现淡灰色斑点,再以后淡灰色斑点逐渐扩大,并缩小变平、变薄,最终消退。从症状上看前边例子中的倩倩患的就是草莓状血管瘤,它是可以自行消退的。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由发育畸形的无数血窦组成,从外表上看它是一种高出皮面的隆起肿物,多长于头皮和面部,也可发生于肌肉间、骨间,形状为圆形、扁平或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海绵状血管瘤比较柔软,有弹性,挤压后可缩小。海绵状血管瘤不能自行消退,而且对小儿的危害较大,比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还可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特别是年龄小的婴幼儿,因出血频繁,血小板更低。海绵状血管瘤除了易造成脑出血外,还会使婴幼儿出现呼吸困难、继发感染等病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蔓状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是由多数扩大的小动脉和小静脉互相沟通而成,外形为串珠状,表面温度较高,病变部皮肤为暗红色和蓝紫色。蔓状血管瘤不会自行消退。
混合型血管瘤
混合型血管瘤就是两种以上血管瘤混合存在的血管瘤,不过以其中一种血管瘤为主,混合型血管瘤也不能自行消退。
血管瘤危险吗?
1.会留疤、增生引起毁容
发生于皮肤表面的婴儿血管瘤,在增长过程中导致畸形的血管扩张,血管壁变薄;当瘤体受到摩擦或者刺激后会发生破溃,聚集了畸形血管的创口出血量很大,且更易感染;造成创面久治不愈,继而形成疤痕,甚至增大、增厚合并面部五官,最终导致毁容。
2.会导致听力、视力障碍
当婴儿血管瘤发生于耳朵、腮腺等部位,可因为瘤体堵塞耳道或者压迫听神经等正常组织器官而造成听力障碍。
当发生于眼睑的婴儿血管瘤,瘤体面积扩大,可因为瘤体压迫眼球而发生视力障碍,也会诱发散光、近视等并发症,也可能引起视力障碍。因此不要忽视长在重要部位的血管瘤,其并发症的影响很大。
3.会侵犯关节或引起疼痛
当婴儿血管瘤发生于关节周围,可引起畸形的血管侵犯关节而造成关节强直,关节无法正常屈伸,导致患儿无法自由活动。
当婴儿血管瘤压迫、牵拉神经组织,可引起神经性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为了避免更严重的情况发生,建议患者应及时治疗血管瘤,减少血管瘤对自身的损害。
4.会引起自闭症等心理障碍
婴儿血管瘤发生在头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直接影响第一印象的产生。血管瘤易造成身体的畸形,久而久之会造成内向、自闭等极端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日后职业发展。
如何鉴别胎记与血管瘤?
体表的血管瘤可以通过按压与胎记加以区别,血管瘤通过按压可以褪色,褪色后皮肤颜色跟周围的正常颜色相似或变得苍白,放开后迅速复原,或者按压时面积缩小,放松后则恢复原状。
此外,观察颜色变化和是否继续生长是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家长可对发生异常的地方拍照,或者用尺子测量大小,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出现长大,医院治疗,不能耽误了病情。仅仅长在面部的“胎记”,若颜色较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压迫不能褪色,则有可能合并生成脑膜血管瘤,使部分患儿智力低下或患上青光眼,此时务必尽早检查以排除病变可能。
如果“胎记”为淡红色、长在前额或颈背部,此类为真胎记,大多无需治疗,虽在孩子哭闹或环境温度变化时胎记颜色可能加深,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了入小学时胎记可能逐渐褪色甚至消失。
特别提醒:家长在孩子出生后,应检查小儿体表有无异常,尤其注意那些较为隐蔽的部位,如会阴、腋窝、背部等。一旦发现类似的红痣或小疙瘩,应从按压后的颜色变化及是否向外凸出、有无毛发等情况来判断。
四种血管瘤家长要多注意
1.根据部位:尤其是鼻尖、上下唇、眼睑、耳廓、外耳孔这些部位,容易影响美容、破坏结构、损害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家长要足够重视。
2.根据年龄:6个月以下的宝宝,瘤体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如1周内)快速长大,家长要注意。
3.根据大小:在面颈部,大小在0.5cm就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在身体部位,1cm以下的,先不用着急,1cm以上的,医院就诊。
4.根据数量:如果宝宝身上血管瘤一旦超过5块,就叫多发血管瘤,这时肝脏部位也可能出现,医院做腹部B超,检查肝脾有没有,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血管瘤是要尽早治疗还是等待观察?
虽然婴幼儿血管瘤具有自行消退的特点,但是能否自行消退、消退到何种程度仍无法判断。自然消退的过程漫长,长达数年,加之血管瘤好发于面颈部,造成的外观畸形影响患儿的身心发育。少数可伴发溃疡、出血、感染或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除体积较小、处于稳定期和非美观部位的血管瘤可以暂时观察外,其他情况下均需及早治疗。
如何治疗血管瘤?
1.手术治疗
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以达到治疗目的。对于独立且较小病灶效果良好。一般情况下,病损区血管丰富,血量大,手术时出血量极大,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术中需要大量输入全血,手术难度大,危险程度高。同时,由于出血后血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终止手术,故术后复发率很高。手术切除部分瘤体后遗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碍。
手术治疗是费用是较昂贵的,以至于很多患者都是难以负担的,因此需要先对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有所了解后,再决定是否要进行手术治疗。
2.硬化剂注射治疗
硬化剂注射治疗的原理是:将硬化注入到血管瘤瘤体组织中不能注入血管中,引起无菌性炎症,肿胀消失后出现局部纤维化反应,使血管瘤、血管腔缩小或闭塞。
3.激光治疗
利用专业激光治疗设备对血管瘤组织进行凝固,并达到治疗血管瘤目的。但激光治疗深度一般控制在表层皮肤0.2~0.4mm以内,超过0.4mm即产生明显疤痕,故对浅表性毛细血管瘤有一定效果,对深层血管瘤易引发出血及疤痕畸形。
4.放射与同位素治疗
其治疗原理就是利用放射元素所产生的r射线对病损区组织细胞核进行轰击到使其中的DNA链、RNA链断裂,终止核蛋白的合成造成细胞死亡和解体,再通过组织修复过程达到治疗目的。
5.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指在“X”导引下将动静脉导管导入血管瘤部位,然后将栓塞剂注入瘤体,让其产生无菌性炎症,以期达到使瘤体血管闭塞作用。常用于内脏血管瘤如肝血管瘤。对于躯干及肢体深部血管瘤,往往因为注入剂量、剂型限制,以及血管瘤特征限制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使用时应严格控制适应征和避免栓塞剂流入其它器官组织。
按时复诊很关键
血管瘤患儿接受治疗后,需要每隔一个医院复诊,让医生及时了解瘤体变化的情况,及时对治疗方案做出调整,让患儿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康复。
孩子治疗的最佳时间越快越好
针对婴幼儿血管瘤建议采用尽早治疗的措施,因为血管瘤在新生儿1岁之前属于增生期,这段时间血管瘤的瘤体增长速度比较快的,建议患儿在这血管瘤增生期之前进行治疗,血管瘤越早治疗,血管瘤对孩子身体侵犯的程度也就越小,治疗难度也就相对的比较小,治疗费用也会相对比较低。
预防新生儿血管瘤需从孕期开始注意
想要预防血管瘤就要从孕期做起,多注意日常起居饮食方面的细节,避免导致婴儿血管瘤的各种因素。
1.准妈妈孕期不要食用含有雌性激素的药物、食物。有学者认为人体内雌性激素含量增多是诱发婴儿血管瘤的原因之一。
2.刚出生婴儿可以考虑先不进行母乳喂养,这也是避免婴儿体内雌性激素增加的考虑因素,对混合型血管瘤的预防有帮助。
3.注意婴儿营养均衡搭配,婴儿营养均衡搭配有利于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及免疫力,使宝宝少患疾病。
4.孕期妇女少吃辛辣冷凉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刺激胚胎,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根据研究发现刺激性食物能刺激胚胎的发育,有可能使婴儿血管等组织异常或畸形发育。
医院和医生更杰出
为重症疑难杂症患者导引最好的救治途径
猜你会看:
就医搜
每10人中就有1人中招!!高尿酸血症真的与你无关?(附诊治高尿酸血症及医院名单)
就医搜
重庆3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20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分布地图
就医搜
四川省6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分布地图:医院4年获评3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就医搜
湖南省10所医院7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分布地图
就医搜
湖北省16家医院9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分布地图
来源:网络作者:医院网(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