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蔓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多见于头皮,额颞部或肢端,部分较局限,但大部分范围大,甚至达整个肢体,使该患肢增粗增长。外观可见局部一隆起肿物,或多个皮下隆起肿物相连,皮肤潮红,皮温高,透过皮肤可见紫蓝色团块。可隐约感觉到迂曲血管搏动和蠕动,并可扪及条索状质软的扩大血管,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
2、草莓状血管瘤:草莓状血管瘤一般比较容易区分,因为其外形类似与草莓或杨梅,因此而得名。少部分患儿出生时即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由散在红斑点融合或不完全融合斑块,不高出或略高出皮面。表面稍粗糙,而大部分仅为极小的小红点,扩大并互相融合成块,常高出皮肤3-4毫米,鲜红色,表面呈许多颗料状。
3、鲜红斑痣:鲜红斑痣又称为葡萄酒色斑,多见于面部,少部分位于躯干或四肢,呈淡红至暗红色,或呈暗紫色,扁平而不突出皮肤,用手指按压后褪色。
4、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易生长与皮下较为深层的部位,在其发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部分海绵状血管瘤会被家长误认为孩子因顽皮磕碰造成的淤血,而延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以四肢,躯干和腮腺多见。瘤体皮肤可正常或呈暗蓝色,触之柔软似海绵,按压肿块可被压缩,患者自诉患肢沉重、酸痛,活动后明显。
5、混合性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血管瘤的总称,草莓状血管瘤与海绵状血管瘤的混合较为常见。混合性血管瘤发病的早期症状与草莓状血管瘤相似,从而造成一些误诊的出现。发病早期多为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红斑,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并无异样,但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皮下侵犯的范围可超过表面病损面积,形成隆起的包块,形态不规则,多见于面部及四肢。侵犯范围有时非常广。
血管瘤治疗时间要把握
市六院血管瘤专家刘召明主任指出,血管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是其危害却并不“良性”,它不仅会影响患者面容,长期遭人指点之下必将产生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有些血管瘤会侵犯周围正常组织,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血管瘤,我们呼吁家长朋友们要早发现治疗。但是由于血管瘤知识在我国普及率还不够,因此许多家长并不知道血管瘤会出现哪些症状,使得他们往往忽视了血管瘤,最后导致病情延误,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影响了后期的治疗。
我科血管瘤治疗部分案例:
面部血管瘤
胸壁血管瘤
四肢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