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T/NK细胞淋巴瘤是起源于成熟T细胞/NK细胞的恶性肿瘤,在全球平均发病率低,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性。现有治疗方案治愈率低,总体预后差。
1外周T/NK细胞淋巴瘤的常见分类外周T细胞淋巴瘤起源于成熟或胸腺后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瘤起源于NK细胞。由于两类细胞的免疫表型和功能特点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常将这两类淋巴肿瘤合并称为外周T/NK细胞淋巴瘤。
按照细胞功能进行分类,有助于理解不同T/NK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如γ/δT细胞、NK细胞或者NK样T细胞,属于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黏膜和肝脾,因此起源于这些细胞的淋巴瘤常以皮肤、黏膜、肝脾等结外部位起病为主,如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原发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HSTCL)、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等;而CD4+调节T细胞、CD8+细胞毒T细胞、CD4-CD8-T细胞属于人体获得性免疫系统淋巴细胞,临床表现为淋巴结原发、成人起病为主,如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系统性间变大T细胞淋巴瘤等。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命名为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EATL),并分为两个亚型;ALK+和ALK-系统性间变大T细胞淋巴瘤(ALCL),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T细胞淋巴瘤,而非系统性间变大T细胞淋巴瘤的不同亚型;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被限定为αβ型T细胞起源的SPTCL,而γδ型T细胞起源者被命名为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
2流行病学特征外周T/NK细胞淋巴瘤(PT/NKCLs)相对少见,在全球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性差异,亚洲人群占比较高,病理亚型差异性更显著。
3分期和预后评价PT/NKCLs预后指数系将年龄60岁、LDH正常值上限、体能状态2~4分、骨髓受侵作为不良预后因素。但是以淋巴结起病为主的外周T/NK细胞淋巴瘤类型,骨髓受侵并非常见临床特征,而以结外起病为主的某些病理类型则是以骨髓起病为主,因此以骨髓受侵替代国际预后指数(IPI)中的临床分期Ⅲ/Ⅳ期和1个结外病灶,对于指导临床工作具有很大偏移性,因此,IPI评分体系更被普遍接受。但是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最关键因素。
4治疗由于PT/NKCLs发病率较低,类型复杂,预后差异大,很难进行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目前的治疗原则和主要治疗方案均参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DLBCL的治疗模式是包括内科治疗和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内科治疗包括化疗和生物靶向治疗。治疗策略应根据年龄、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和分期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对高肿瘤负荷患者,可以在正规化疗开始前给予一个小剂量的前期化疗,药物包括泼尼松±长春新碱,以避免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发生。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或感染患者,应密切监测外周血HBV-DNA滴度,并选择适当的抗病毒治疗。
①Ⅰ和Ⅱ期DLBCL的初始治疗:对Ⅰ和Ⅱ期无大肿块者,可以选择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6个周期±局部放疗30~36Gy。对Ⅰ和Ⅱ期有大肿块患者,可以选择R-CHOP方案6~8个周期±局部放疗30~40Gy。
②Ⅲ和Ⅳ期患者的初始治疗:采用R-CHOP方案化疗6~8个周期。可选择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时进行PET-CT检查,根据其结果制订和调整治疗方案。
③解救治疗:可采用DHAP方案、ESHAP方案、GDP方案、GemOx方案、ICE方案、miniBEAM方案和MINE方案进行解救治疗。
注:解救方案的选择需考虑患者是否适合进行AHSCT(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适合AHSCT的患者,先用解救方案±利妥昔单抗进行诱导治疗,缓解后行AHSCT。对不适合AHSCT的患者,可以进行常规化疗±利妥昔单抗、利妥昔单抗单药或姑息性放疗。部分患者仅能接受最佳支持治疗。合适的患者也可考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典型病例患者高某,男性,48岁。
主诉:左上肺外周T细胞淋巴瘤术后放化疗后5年余,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2年,再发1月余。
病例特点:患者缘于年12月起因劳累以后出现持续性咳嗽并胸背部疼痛,年01月至本院就诊,查体发现左颈部淋巴结肿大,行胸部CT示:左上肺占位考虑肺癌,CT引导下肺穿刺组织活检病理(病理号:)示:送检物均为坏死组织,并见少量横纹肌。建议进一步诊治,医院就诊,于年01月29日在全麻下行左上肺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外周细胞T细胞淋巴瘤,支气管切端未见肿瘤累及,肺门淋巴结2枚均未显淋巴组织增生,另送肺门淋巴结共4枚亦显淋巴组织增生;免疫组化示:CK-,CD3++,CD79a-,CD45R0++,CD4+++,CD8-,CD20-,CD-,CD68-,α-AT(-),Lys(+/-),CD1α(+/-),CD34-,Syn(-),CgA(-),NSE(+/-)。术后给予CHOP方案(EPImgd1+CTXmgd1+VCR2mgd1+PDNmgd1-5)化疗共6周期,年08月05日开始行放射治疗(左肺银夹处、左锁骨上窝淋巴结野各36GY/20f)。此后定期复查提示左侧颈部仍有数枚小淋巴结。年01月患者发现左颈部淋巴结较前肿大,就诊外院行淋巴结穿刺活检考虑炎症,左颈部淋巴结进行性增大,医院行穿刺组织活检病理(见门诊病历)示:大量淋巴结细胞,倾向恶性淋巴瘤;予MINE方案(IFO+MIT+VP-16)全身化疗4周期(具体剂量不详),治疗后左颈部淋巴结较前缩小,但一直未完全消退。年7月20日起左颈部淋巴结再次呈进行性增大。遂再次就诊于我院,于年09月07日起行左颈部淋巴结适形放疗46Gy/23f。
随访:-03-21复查CT提示:左颈部肿大淋巴结放疗后达到完全缓解。
放疗前(-09-07)
靶区剂量分布
放疗后(-03-21)
专家名片
科主任:彭国林
副主任:邓兰
经管医生:周美秀
文章来源: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诊疗;中国恶性淋巴瘤诊疗规范(版)。
治白癜风银川哪家医院好有哪些医院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