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血管瘤是血管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目前也是婴幼儿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医学界将血管瘤主要分为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以及毛细血管瘤等多种类型,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主要将血管瘤分为婴幼儿血管瘤和先天性血管瘤,而婴幼儿血管瘤主要又包括浅表性血管瘤、深部性血管瘤以及混合型血管瘤等类型,每一个类型都有自己的特点。了解和熟知这些类型的特点和症状,有助于患者和家属更好的了解血管瘤,更有利于治疗和康复。
▲浅表性血管瘤
01
浅表性血管瘤
原发于真皮乳头的血管瘤,常常在被覆的表层皮肤中伸展,并表现为红色斑痣或丘状突起。这类表浅病损若表现为红色斑痣而没有突起者曾被称为“毛细血管瘤”;有突起者则被称为“草莓状血管瘤”。而现在一般统称为浅表性血管瘤,顾名思义,就是长在皮肤表层的血管瘤,肉眼可见的。
由于浅表性血管瘤基本病发在皮肤表层,往往容易出现出血、并发感染、溃疡等症状。而且肉眼可见,对患儿的外观有较大的影响,这会对患儿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深部性血管瘤
02
深部性血管瘤
病损发生于皮下,其浅表被覆的皮肤因为病变的增大而扩张伸展,但病损本身相对较深,与真皮间有胶原隔开,故其浅表的皮肤可无色泽变化或呈现青紫色,这类相对深入的血管瘤即曾被称为“海绵状血管瘤”,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深部性血管瘤。
深部性血管瘤的组织结构与浅表血管瘤是完全一致,只是发病部位相对深入,往往肉眼不可见,反而容易忽视了。所以,这也往往会导致患儿的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从而致使病情加重,加大治疗难度,建议家长在日常中对于孩子的身体变化和状况要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