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为六腑之一。与其他五脏五腑不同的是,三焦没有一个确切的具体器官与之相对应,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
三焦的大体划分
脏腑器官分布于三焦之中
将躯干划分为三部分,如下:
上焦:指横膈以上内脏器官,包括心、肺;上焦如天,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气血,犹如雾露弥漫之状,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
中焦:指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中焦如地,中焦如沤(òu),沤是浸泡的意思,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
下焦:指脐以下内脏器官,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下焦如海、下焦如渎(dú),是说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排泄二便。
三焦经不通会怎样
三焦上包括了绝大多数的经络,可谓是统领全身,三焦上有一个地方不通,则整个气血就紊乱了。因此,打通三焦,比打通任何一条经络都重要。
三焦经异常时,会出现下列症状:耳鸣、耳聋、咽喉肿痛。
三焦经主治有关“气”所发生的病症:自汗出,眼外眦痛,面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前臂外侧均可发生疼痛,小指、无名指功能障碍。
4个方法调理三焦经
三焦经的合适按摩时间是亥时(21:00-23:00),此时宜心平气和、入睡、调理三焦经;忌熬夜、生气、饮茶。
1.多吃面食
饮食,建议多吃面食。另外,可食用莱菔子、山楂、燕麦、小米、荞麦、莱菔子等健脾养胃的草本成分,帮助促进消解中焦食积,贯通上中下三焦,维持气血和畅。
2.做养生操
健康养生操中的第一式,“双手托天舒筋骨”,源于健身气功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常做这一动作,有助于调理三焦。
3.拍打三焦经
敲打三焦经,气顺百病消。入睡前是敲打三焦经的好时机。
取立位或坐位,右臂伸向左侧,使右手正好处于左侧腰部上下,然后用左手手掌,从右臂肩膀开始,沿右臂外侧三焦经的循行部位从上往下拍打,直至手腕部位。
4.艾灸调理三焦
打通三焦经简单的方法,就是艾灸,沿着三焦经从上往下艾灸,从右边肩膀开始,沿着胳膊外侧的三焦经行走路线,往下艾灸。
另外可以针对性艾灸以下穴位,
关冲:关冲是三焦经这个“出气筒”放气的地方,既能排浊气,还能去火、改善咽喉炎;
阳池:一揉阳池穴,身上的阳气就会被激发出来,体内的阳气也会运转起来;
外关:有助于清热解表,主治感冒头痛、颈椎病、落枕。
三焦通则脏腑通,打通了三焦就贯通起来了,气血也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快点在家做起来吧!
舌苔舌质及各种舌像!(自学中医舌诊篇)(一)舌的生理
1、舌质:舌的肌肉组织,为舌质,由血液充养。
2、舌苔:舌表面的白色半透明粘膜,为舌苔,由胃气上熏生成。
(二)舌与脏腑的关系
1、生理的联系:舌与五脏六腑均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特别是与心、脾、胃关系尤为密切。
2、舌面的脏腑部位划分有两种方法:
(1)以胃经划分法,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
(2)以五脏划分法: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舌中属脾胃,舌左边属肝,右边属胆,舌根属肾。
(三)舌诊原理
1、舌可以反映心的功能:心主血,舌质受血润养;舌调节语声,而心主神志,“言为心声”。
2、舌可以反映脏腑气血变化:除脏腑直接或间接与舌均有联系之外,心又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全身脏腑气血功能。
3、舌味觉影响脾胃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肾经脉系于舌,五脏六腑之精又都藏于肾,故全身之精气通过脾胃与肾与舌均产生密切关系,因此,望舌可观察五脏六腑病变。
(四)望舌方法及注意事项
1、光线:充足柔和的自然光线。
2、姿势:患者正坐位,张口自然将舌伸出口外。
3、顺序:先察舌苔,后看舌质,以舌尖向舌根依次观察。
4、其他:饮食、季节、时间、年龄、体质及刮舌、揩舌的影响。
(五)舌诊的临床意义
1、判断正气盛衰:验舌可察知日气存亡。
2、分辨病位深浅:薄苔,主表,病邪轻浅,初病;厚苔,主里,病邪深重;舌质绛,为热入营血,病位深在,属病危重。
3、区别病邪性质:黄苔主热,白滑苔主寒,腐腻苔为食积痰浊,黄厚腻苔主湿热。舌偏歪斜为风邪,舌有瘀斑瘀点属瘀血。
4、推断病情进退:舌苔由白转黄,进而变灰黑,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邪气由寒化热;苔由润转燥,为热渐盛而津渐亏;苔由燥转润,主邪退,津复之佳兆。
(六)望舌的主要内容
1、舌质:神、色、形、态。
2、舌苔:苔质、苔色。
(七)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
(八)病理舌象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1、舌质
[临床表现]有舌神、
(1)舌神:分有神、无神二种。确定神之有无主要根据色、光泽和舌动态三点。
有神舌质其色红,光泽荣润,动态富有生气(即灵活柔软)。
无神舌质其色晦滞,干枯少津,无生气(即舌体僵板不灵活)。
(2)舌色:主病舌色分五种,即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和青舌。
(3)舌形:包括胖瘦、老嫩、胀瘪及一些特殊病态形状。
老嫩,以舌质的质地变化为准。老是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苍老;嫩是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肿娇嫩。
胖大:舌体明显大于正常舌,伸舌满口。
胀肿,舌体肿大,盈口满嘴,甚者不能闭口,不能缩回。
瘦薄:较正常舌体明显瘦小而薄。
点刺:点是指鼓起于舌面的红、白或黑色星点(红星舌);刺是指舌面上的软刺及颗粒,不仅增大,并逐渐形成尖峰,高起如刺,摸之刺手(芒刺舌);瘀斑形虽似点,但不高出舌面,且色呈青紫或紫黑色。
裂纹:舌面上有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各种形态的明显裂沟,称裂纹舌。
光滑:舌面无苔,其光洁如镜,称光滑舌,也叫“镜面舌”、“光莹舌”。
齿痕:舌体边缘见牙齿痕迹,称齿痕舌,也叫“齿印舌”,常与胖大舌同见。
重舌:舌下血络肿起,好似又生一层小舌,故称重舌。若多处连贯肿起,又称“莲花舌”。
舌衄:舌上出血,为舌衄。
舌痈:舌上生痈,红肿硬痛,常波及下颏。
舌疔,舌上生出豆粒大的紫色血疱,根脚坚硬,伴有剧痛,称舌疔。
舌疮:舌生疮疡,如粟米大,散在舌四周上下,疼痛,称舌疮。
舌菌:舌生恶肉,初起如豆大,渐头大蒂小,形似“泛莲”、“莱花”或“鸡冠”,表皮红烂,流涎极臭,剧痛不能进食。
舌下络脉:正常舌下络脉隐约可见,在舌系带两侧,当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病理舌下络脉,体粗胀,或有分枝,有青紫或紫黑色瘀点小疱。
(4)舌态:舌态是指舌质的动态,包括软、硬、颤、纵;歪、缩、吐弄等。
强硬: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以致语言審涩,称为“舌强”。
痿软:舌体软弱,无力屈伸,痿废不灵,称为“痿软舌”。
颤动: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称为“颤动舌”,亦称“颤抖”或“舌战”。
歪斜:舌体偏于一例,称“歪斜舌”。
吐弄:舌伸出口外者,为“吐舌”;舌微露出口,立即收回,或舔口唇上下左右,
调动不停,叫做“弄舌”。
短缩:舌体紧缩不能伸长,称为“短缩舌”。
舌纵:舌伸长于口外,内收因难,或不能收缩者,称为“舌纵”。
舌麻痹:舌有麻木感而运动不灵,为“舌麻痹”。
[临床意义]望舌质对诊断脏腑精气盛衰存亡,判断疾病预后转归都具有重要意义。
(1)舌神:有神者;虽病亦属善候;无神主病恶。
(2)舌色:舌色的临床意义要密切结合光泽来判断。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气血两舌证,淡白而质嫩湿润,临床以阳虚为多见,若舌体瘦油、色淡白光莹,多用气血两亏证。
红舌:主热证。有虚、实之分。若红而生芒刺,或兼黄厚苔,多属实热证;苔红而少苔,或布裂纹或光红无苔,则属虚热证。
绛舌:主病有外感与内伤之分。外感病舌绛,为温病热入营血证,多舌生红点、芒刺;内伤病舌色绎红,主阴虚火旺,必少苔而干;若绰红而润,属血瘀证。
紫舌:主病有寒热之分。热证,紫而绛,干枯少津;寒证,紫色浅淡或青紫,湿润。
青舌:主寒凝阳郁、瘀血证。全舌青属寒中肝肾,阳郁寒凝;舌边青为内有瘀血。
(3)舌形,舌形主病比较复杂,须视具体情况而定。
老嫩:老主实证,嫩主虚证。
胖大:总因水湿痰饮阻滞所致,但有邪实、正虚之不同。邪实者,病在脾胃湿热痰浊相搏,舌红而胖大;正虚,病在脾肾阳虚,舌淡白胖大。
肿胀:其色鲜红者,主心脾郁热;其色紫者,主邪热夹酒毒上壅,或先天舌血管瘤。
瘦薄:主气血两虚,其色必淡白;主阴虚火旺,其色必红绛而干。
点刺:红点、黑点、白点均主血分热毒炽盛。但红点多见于热毒、湿热蕴积血分,或热毒攻心。白点多由中气不足而热毒攻冲。黑点多为血热搏结,气血壅滞所致。
瘀斑,在外感热病中,为热入营血,欲将发斑。在内伤中,主瘀血证。
芒刺,主邪热亢盛。若兼焦黄苔,热在气分;无苔色绛,热入营血。舌尖生芒刺,主心火亢盛;舌中生芒刺,为胃肠热极。
裂纹:主病有三,一是热盛伤阴(其色红绛),二是血虚失其濡养(其色淡白):三是脾虚湿浸(其色谈白,质胖嫩,有齿痕)。
光滑,主胃气将绝危候。若淡白光莹,为气血亏极,脾胃大伤;若红绛光莹,是火盛水涸,胃肾阴液枯竭。
齿痕:主脾虚湿盛。若淡白湿润,为寒湿内盛,色淡红者,主脾虚、气虚。
重舌:主心火证,多见于小儿。
舌衄,主心火、胃热、肝火、脾虚。
舌痈:主心火、脾肾积热。
舌疔:主心脾火毒。
舌疮,主心经热毒或阴虚火旺证。
舌菌:主心脾郁热,气结火炎证。
舌下络脉青紫曲张:主气滞血瘀说。
(4)舌态,即舌体动态,包括软、硬、颧、纵、歪、溃、吐弄等。
强硬:又称“舌强”。主病是热入心包、高热津伤、痰浊内阻、中风及中风先兆。
痿软,又称“痿软舌”。主病是久病气血双虚,或阴亏已极、新病热盛伤津。
颤动:颤动舌又称“颤抖”、“舌战”。主病有三,一是主虚证,可见于气、血、津亏和阳虚;二是主热极生风;三是主酒毒病证。
歪斜:主中风、中风先兆。久病多为中风偏枯,新病多为肝风发痉。
吐弄,舌伸出外者为“吐舌”;舌微露出口,立即收回,或频繁舔口唇上下左右,叫做“弄舌”。两者主病均属心、脾部热。吐舌多见疫毒攻心、正气将绝;弄舌多见于动风先兆、小儿先天智能低下。
短缩,短缩舌主危候。可见于寒凝筋脉、痰浊内阻、热极生风、气血虚极证。
舌纵:伸舌不缩,舌干枯无苔者,属危候。若伸而能缩,舌体津润者,病属尚轻。可见于痰火扰心和久病气虚证。
舌麻痹:主病风气挟痰痹阻血络、血虚风动营血不荣证。
2、舌苔
[临床表现]主要观察苔色和苔质变化。
(1)苔色,主病苔色有白、黄、灰、黑四种。此外,还要辨色质的润燥及各色之间的转化关系。
(2)苔质,苔质即舌苔的形、质变化。分厚薄、偏全、剥落、消长形态变化及润
燥、腐腻、真假的表现。
[临床意义]以苔色、苔质分述如下:
(1)苔色,
白苔:一般主表证、寒证。但特殊情况也主热证,见于瘟疫或内痈的“积粉苔”或称“粉白苔”,亦能见于温病化热迅速、误服温补药的“糙、裂苔”。
黄苔,一般主里证、热证。但要注意苔色浅淡变化、黄白苔的转化情况以及苔质润燥等因素。
黄苔深浅变化与热邪轻浅一般为平行发展关系,即苔黄由浅转深,为邪热由轻加重,苔黄逐渐变淡,主热邪由重转轻。
黄白苔转化关系:白苔逐渐转黄,主表证入里化热。风热表证始病亦可为薄黄苔。
黄苔润燥主病:苔黄且烘,主热盛伤津,苔黄津润,主阳虚水湿不化证。
灰苔:主里证,但有寒、热之分:里热证苔灰而干,见于外感热病,或内伤阴虚火旺证,里寒证苔灰而润,见于痰钦内停,或寒湿内阻证。
黑苔:多见于疫病极期,主里证,有寒、热之分:苔黑而燥,甚生芒刺,主热极;苔黑而润,主寒极证。
其次还有绿苔、霉酱苔。
绿苔,由白苔转化而成,主病同灰黑苔,但不主寒证,见于瘟疫、湿温病。
锈酱苔:主湿热久部、内热久郁证,见于夹湿中暑、夹湿伤寒的太阳病。
(2)苔质,
厚薄:主病邪深浅。薄苔主表证、内伤属邪轻。厚苔主里证邪盛,多由痰饮、湿、食积引起。
厚薄苔转化的动态意义:苔由薄转厚,主表证入里,邪气由轻加重,为病进;苔由厚渐薄,为邪气转轻,里证出表,主病退。
偏全:可察病位。全舌苔,主邪气散漫,见于痰湿中阻证。局部舌苔分内、外、中及两侧几种情况:
偏外苔(舌尖部):邪气入里未深,而胃气已伤;偏内苔(舌根部),主胃滞于里,表证已减;中部舌苔,有苔主痰饮、胃肠积滞;少苔主胃阳、肾阴不足,阴精气血俱伤。两侧舌苔,苔见于舌或左或右,主半表半里证、肝胆湿热病。
剥落:依苔剥落不同形态,分别有“光剥舌”(镜面舌)、“花剥舌”、“地图舌”、“类剥舌”等不同名称。临床意义主要在判断胃气、胃阴存亡和疾病预后。
光剥舌,主胃气阴大伤;花剥舌,主痰浊未化,正气已伤,其苔质必腻,类剥苔,主久病气血已伤;厚苔间有剥苔底燥;中竭液脱之征。
消长,主要观察邪正相争,判断预后变化。临床除视察消长转化之外,尤其注意转化的时机。
苔转化时机,以逐渐变化和骤变为要点:
逐渐变化,为顺证,善;骤变,为逆证,恶,突然增厚,主正气暴衰,邪气急剧入里,突然消退,主胃气暴绝。
消退苔复生变化:不再复生,即成“镜面舌”,主胃气阴衰竭恶候,多处剥落,逐成花苔,亦属逆证;苔虽骤退,但舌面仍留污质腻湿,或见朱砂点、发纹等,一二日又续生厚苔,主湿浊邪盛,正邪相持。
润燥,依津液润泽情况,分“滑苔”、“燥苦”、“粉苔”、“燥裂苔”几种情况。临床意义在于了解津液存亡。
苔润,主津液未伤;滑苔,主阳虚痰饮水湿内停;燥苔,主热盛津亏、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燥邪伤肺,以热盛津伤者居多。
润燥苔特殊主病:润苔主热证,见于热邪入血分,阳邪蒸腾阴气,燥苔主湿,见于湿邪入气分,气不化津。
腐赋:临床又分“腐苔”、“浮垢苔”、“脓腐苔”、“霉腐苔”、“腻苔”、“粘腻苔”及“垢苔(浊苔)”多种。主病阳气与湿浊消长情况。
腐苔主阳热有余,腻苔为阳气被迫。兹分述如下:
腐苔:阳热有余,蒸腾浊阴上升而成,见于食积痰浊、内痈、湿热口糜等病证。
苔由板滞而化腐,腐而渐退,渐生浅浮薄苔,为正能胜邪,主病退。
脓腐苔,在肺痈、胃痈、肝痈、下疳结毒等病中,主邪盛病重。
霉苔,主胃阴津化腐之征。
腻苔,主配邪蕴结,阳气被遏证。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热、顽痰等证。
腻苔又当注意黄、白色的变化黄腻主热(痰热、湿热、暑热、湿温)、食积、湿痰中阻,腑气不通;白腻苔又以润燥而分:滑润者主寒湿;如积粉,主时邪挟湿;不燥,主脾虚湿盛;粘腻,为脾胃湿热之征。
真假,真苔又称“有根苔”,假苔又称“无根苔”,临床意义在于判断疾病轻重及预后。
真苔,见于疾病初、中期,主邪深病重,后期为顺;厚苔覆盖新苔,主病向愈之征。
假苔,依假苔生长状态及苔色分证,假苔但非无根,属正常,见于晨起有苔,饮食后苔退如常人,若退苔少或无苔,主里虚。厚苔无根,新苔不生,主胃气虚损,见于过服寒凉之品伤阳,或湿热阳药伤阴。苔色易退(以刮、揩视之),主病邪轻浅。
(九)舌质与舌苔合参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临床表现]舌质与舌苔变化一般是一致的,但也常有不一致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表现。
[临床意义]舌质与舌苔临床表现无论一致还是矛盾,均不存在假象,因此主病一般都是二者的综合结果。
淡白苔兼各色舌苔:主病以淡白舌的阳气虚少为基本病理变化,兼苔色黄、白、灰、黑及润燥的各自主病,综合一起,便是淡白舌兼各色舌苔的主病。
淡白舌透明台:主脾胃虚寒。
淡白舌白干苔:主脾胃阳虚,热结律亏。
淡白舌黄裂苔:主气虚津少挟湿。
淡白舌黑燥苔,主阳虚寒盛。
淡红舌兼各色舌苔:主病以淡红舌的阴血本足为基本病理变化,兼苔色白、黄、灰、黑及润燥的各自主病,综合一起,便是淡红舌兼各色舌苔的主病。
淡红光莹舌:主胃肾阴虚、气血两亏证。
淡红舌偏白滑苔:主半表半里证,肝胆湿热伤阴、阴虚胃停宿垢。
淡红红点舌白腻干苔:主风寒外束,热药营血、热盛伤津,湿滞脾胃证。
淡红舌根白尖黄苔:主热证,或为热在上焦,或风热表证,或风寒入里化热。
淡红舌黄黑苔:主痰湿郁热,化燥伤阴、脾胃湿热蕴结。
红绛舌兼备色舌苔:主病以红绛舌的热入营血或阴虚火旺为基本病理变化,兼苔色的白、黄、灰、黑及质地的润燥腐腻等主病,综合一起,即是红绛舌兼各色舌苔的主病。
红舌浮垢苔:主正虚,湿热未尽。
红舌白滑苔:若质地苍老,主里热挟湿;若质地娇嫩,主阳虚湿盛。
红舌黑(灰)滑苔:主虚寒证。
边红中黑润苔:主寒热错杂证,可见于里寒外热、外感暑热、生冷内停、肝胆热胃肠寒。
舌根红尖黑苔:主心热内炽。
红瘦舌黑苔:主津枯血燥。
绛舌薄白苔:主素体阴虑,复感风寒之邪,其绛舌必出现在表证之前;或主表邪未解,深入营血(舌渐成绛色)。
绛粘腻苔,主热邪入营阴,津亏不足,兼杂湿痰秽浊之气。
绛舌黄白苔,主气营两燔。
绛舌黄润苔:主热邪挟湿证,可见于素体阴虚,胃肠湿热,酒湿化热,蕴于血分;营热湿重,热邪由气分初入营分。
绛舌黄粘腻苔,主阴虚营热兼痰饮证。
红绛舌黄瓣苔:主胃肠热结入营。
红绛舌类干苔,舌绛苔厚腻,主湿热伤津,舌淡红苔薄,主气虚挟湿。
青紫舌兼各色舌苔:主病以青紫舌的或寒或热为其基本病理变化,兼苔色的黄、灰、黑及润泽情况的不同主病,综合一起,即是青紫舌兼各色舌苔的主病。
紫舌白腻苔:主酒毒内炽,风寒入里,又主湿热内盛证。
青紫舌黄滑苔,主寒凝血脉,食滞胃脘证。
淡紫舌灰苔:主正虚,湿热入血分证。
青舌黄苔:主寒湿内盛证。
葡萄疫舌:舌质青紫间杂,苔色黄黑相间,舌上起疱,形如葡萄,疱内含水,或蓝或紫故名。见于瘟疫病(葡萄瘟疫)。
(十)危重舌象临床表现及意义
舌光亮无苔,猪肾样:胃气阴将绝。
舌干枯燥裂生刺,沙鱼皮祥样:主津枯液竭。
舌头敛缩干燥,如荔枝干肉:热极津枯。
舌如猪肝色、柿色:主气血败坏。
舌短囊缩:肝气将绝。
舌色赭黑:肾阴将绝。
舌色自如雪花:脾阳将绝。
62种外治绝招1、头冷痛,天热也得戴帽子,患者头部特别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病因为虚症,炙百会穴上星穴。
2、头冷痛,前额痛,受寒时疼痛加重,头部畏风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辩气味,天热时症状消失,病因为气虚血瘀,炙百会穴,上星穴,拨揉风府风池穴。3、头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无力,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休息不到位,点揉后溪穴3分钟,后溪为督脉之会穴,上通头部可使人精神振作。4、偏头痛,为少阳胆经循环不良,取小腿外侧,阳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拨法。(泻法)5、酒后头痛,点搡率谷穴,卢息穴,百会穴,拨揉后头斜方肌起止点心,浅拿肩井穴。6、视物不清,好象被云雾庶住,病因为肝虚引起的症状,点揉太冲穴次。7、声音嘶哑,病因为感冒咳嗽起因咽痛,捉拿法,强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手三里用擦法。8、落枕,手部落枕穴,人中穴风府穴强刺激。9、背痛,直取大椎穴旁开5分处,后溪穴,外关穴强刺激。病因为寒凝后背。10、急性腰扭伤,直取承山穴双侧上臂扭伤穴,太冲穴强刺激.活动腰部。11、腰痛环腰一周,带脉痛,直取胆经足临泣穴,外关穴强刺激,活动腰部。12、腰胀,眼胀,口苦,不想饮食,睡眠不好,病为带脉病,合并肝胆症状,直取足临泣穴强刺激。13、肾虚性腰痛,腰俞穴配太溪穴,一手上一手下,共同点揉。14、岔气,直取肝经的太冲穴,患者张口,强刺激呼出声来。15、臀部疼痛,直取脾经的五俞穴,病因为脾经所主之症。16、小腿胀痛,直取合谷穴,病因为六腑之症,寒瘀大肠。17、双腿无力,腿足发麻,无力,不能正常行走,取三阴交穴后1寸(奇穴)18、大腿股四头肌麻木,炙太渊穴,病因为肺所主之症。配放血法。19、小腿转筋,取膀胱经委中穴,承山穴,刮痧法,病因为寒瘀腓肠肌疗。20、足根痛,走路足根不能着地,病因为生殖系统寒症,内外踝关节下面揉法拍法。21、感冒初期,流鼻涕,全头刮痧,点揉合谷穴,风府风池穴。22、腹泻,病因为受寒引起腹泻,大便如水,一天几次,体温正常,隔盐炙,神阙穴,神效。23、腹泻,食物中毒,足部反射疗法。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脾胃,结肠,肝胆反射区,加补糖水盐水。24、夜尿多,肾虚,刮捏手小指,炙或点揉夜尿点。(小指末节中间)25、阳痿无法勃起,龙根穴,太冲穴。26、手指麻木,病为风寒瘀阻手指经络,炙少商穴外关穴。27、手腕以下至手指稍麻木,病因为风寒如表络,炙太渊穴,全肘以下至指稍刮痧。28、肩周炎,手臂不能上抬,取条口穴,承山穴,强刺激,病因为寒入阳跷脉。29、肩周炎,人老体衰,筋脉失养,致使肩关节运动障碍,刮痧活血肩周,点揉强刺激天宗穴3分钟。30、打隔,因暴饮暴食造成隔肌惊挛,取足反射区脑垂体,胃食道,胸膈反射区。31、打隔,病因为交感神经兴奋,造成食道收缩性反应,点揉足大趾腹中间脑垂体反应区,强刺激。32、肝瘀气滞,症状胸肋胀,食不下,取脾经络穴大包穴,胃经的不容穴期门穴,章门穴拿揉手法,消食化气。33、胃痛,直取胃经的冲阳穴,历兑穴,强刺激,足部胃反射区,腹腔神经丛用补法。34、肠鸣腹胀,炙内踝下照海穴,配足部反射区腹腔神经丛,脾、肾、肝、胆、结肠反射区。35、胸痛,呼气吸气都痛,病因为生气所发,气会膻中,患者腹卧强口拨揉法强刺激承山穴至昆仑至太溪穴,患者痛时喊出声音来。36、少儿突发性腹胀、腹痛,病因为脾胃不合,拇指指甲旁1分处放血一滴。(少商穴相对,指甲外侧)37、小儿发热,足部反射区疗法,肾上腺,腹腔神经丛,结肠区揉法,全足搓捏,以双足双手出汗为度。多喝温开水。38、大便困难,病因为长期用泻药,致使直肠神经丛麻痹,啄法使腰骶部发热,点揉承山穴,支沟穴,足部直肠,结肠反射区及腹腔神经丛脑垂体反射区。39、便秘,点揉腕后心经神门穴至有便意,然后再排便,可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病因为心肾不交,致使肾的司主二阴功能减弱。40、便秘,病因为老年阴液亏损,体液从表皮肤散失过多,肺所主功能失调,大肠与肺表里不合,刮痧疗法,重点刮手食指双侧,配肺经大肠经五输穴。41、旅途便意,点压手掌中心,胃肠肾反射区。42、晕车,强刺激点揉风池穴特效。43、鼻出血,双手中指相钩,加压5秒钟,儿童多见。44、早泄,大赫穴、上会阴穴。45、气闭耳聋,病因感冒引起,取扑参穴,强刺激,特效。46、隆闭,症状为小便点滴不畅或不通,取足反射区下腹部,腹腔神经丛,肾及肾上腺,加强前列腺,生殖腺反射区。47、老年前列腺病,脐下中极穴,会阴穴,常按摩有特效。48、突发性疝气,强刺激足反射区腹股沟3分钟,太冲穴1分钟。49、心脑循环不好,子午流注调理方法,中午11点至1点时点揉通里穴,神门穴,晚7点至9点揉曲泽穴,郗门穴,内关穴,大陵穴,拿揉腋窝淋巴。50、防中风,全头刮痧保健,重点刮百会、太阳、风府、风池穴,加刮手腕至指稍,足踝至趾稍,每天保健15分钟。51、头痛症状:头部某点疼痛,类似脉搏跳动。做事没精神,思维迟钝。方法:偏头痛,多半有气郁积在心。在同侧找到痛点,用拇指轻揉,疼痛处多有结节,可揉开。也可揉搓外关穴治疗。52、胃酸症状:吃饭不规律,导致胃不舒服,很饿却不想吃,胃酸较多。方法:取坐姿,全掌用力摩擦大腿正上面,由大腿根到膝盖部位的肌肉。反复摩擦3分钟。以打嗝为佳,这部位许多穴位可调节胃的功能。53、乳腺增生症状:大多年轻白领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方法:可敲打经络,尤其是“胆经”。用指节由大腿外侧腰下方,一直敲打到小腿外脚踝上方。每天不定时敲打3分钟。54、便秘症状:大便干燥,排便不畅,会造成小腹赘肉、肤色不均。方法:用“推腹法”可治。临睡前用两手指肚从心窝推到肚脐,再从两侧从上往下推。,每晚五分钟。严重者可于起床前再推一次。55、时差混乱症状:白天犯困,效率极低,越晚越精神。晚上无法入睡,熬到凌晨;早上起不来。方法:“金鸡独立”能静心,身心俱调。抬一足直立,站稳后闭眼睛。每天坚持练习几分钟,一周后,“时差”就倒过来了。56、掉发症状:大把掉发,发色干枯,毫无光泽。方法:用手指肚敲打头部,又称“鸣天鼓”,可健脑护发。还可用手指肚梳头养发,每次只需两分钟,一天两次,坚持两周,就会有效。57、虚胖症状:整体不胖,局部臃肿,尤其是大腿、臀部和腰部,由于加班、疲劳、懒惰等原因,无法按时运动。方法:消除腰部“游泳圈”可于睡前平躺,用空拳敲打腰侧赘肉,每次三百下。减腿和臀部赘肉,可跪地板上爬,坚持一月,效果明显。58、视力下降症状:由于常盯电脑,看东西模糊,眼睛干涩发痒,眼里有血丝。方法:耳垂上戴耳环的小孔,是“明目穴”,平常多用手指揉捏此穴,每次两分钟,揉时要闭眼睛。59、烦躁症状:事情多、任务重时,容易气血上涌,明明知道此刻需要平心静气,却越想越着急。方法:宣泄。选择你爱听的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用十个手指肚敲打你的电脑桌。敲到手微痛即可。十指连心,“十宣”穴位于此处,可宣泄心中郁结之气。60、偏头痛,为少阳胆经循环不良,取小腿外侧,阳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拨法。61、痛经,点揉昆仑穴,太溪穴,拨揉踝后大筋,病因寒瘀肝脾、任冲脉。62、眼干,症状眼干无泪,强刺激攒竹穴,睛明穴,迎香穴风府穴,流泪为止。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免费学习内容·
?1、水分离+水玻璃+溶斑术,治疗黄褐斑,激素斑,日晒斑,反弹斑,美白,祛黄等。做后不红,不肿,不脱皮,可洗脸化妆,是目前最安全高效的祛斑技术,一次可淡化20-30%。?2、祛除老年斑,雀斑,黑痣,汗管瘤,扁平疣,睑黄疣,脂肪粒,瘊子,痦子,鸡眼,肉痣等技术。技术简单易学,效果立竿见影,不激光,不手术,零成本,是一项实用的专科绝技。?3、欧母无痛排黑术+皮肤透析术,针对青春痘,闭合性粉刺,毛囊炎,囊肿痘,激素痘,技术及药物配方。?4、采用中胚层细胞激活技术,修复平整痘坑,痘印技术及配方。?5、轻医美阻断消融术祛除红血丝,血管瘤技术及药物配方。?6、激素脸,激素性依赖性皮炎,红色胎记,咖啡胎记技术及药物配方。?7、面部肤质调理美白术:肤质紧致,祛皱提升,亮白润泽,淡斑嫩肤,及激光手术后问题性皮肤修复技术。参会费用:元
时间:年8月21-22日(20日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