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据研究表明,在全球因癌症死亡的患者中,有将近四分之一都来自中国,且近些年国人患癌率和死亡率仍在增长。确诊癌症的病人越来越多,其实很多癌症患者在发病前身体都会表现出某些信号,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信号,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及治疗,是有可能在病情进展成癌症前治愈的,我们要特别注意这10种症状,它们可能是癌症前兆。
1
近段时间体重下降明显
不用费劲就能成功减肥,这的确让人高兴,但如果是一个月内既没增加运动量,又没减少饮食,体重却莫名其妙下降10%,就要当心了。研究显示,约40%的癌症患者在早期就出现了恶液质表现,而至晚期,恶液质表现上升至70%~80%,其中以胰腺癌、胃癌和肺癌患者最为突出,发生率高达83%~85%,早期除了会伴随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患者还会有明显体重消瘦。体重明显下降10%,我们就应引起注意,尽快找到原因。
排查策略建议首先前往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进一步检查,排除相关风险。
2
不明原因的咳嗽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却也可能是癌症到来的信号,特别是出现肺癌的患者,其早期症状主要以咳嗽为主。一旦排除肺结核、肺炎、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尤其伴有气促、胸痛的中老年人,需要警惕肺癌。此外,还应排除的是纵膈肿瘤以及恶性淋巴瘤。由于癌组织对支气管黏膜持续刺激,从而导致咳嗽的出现,且患者在服用药物后也没有明显好转。所以临床建议,如果出现久治不愈的咳嗽、且超过两周以上的时间,就需要及时进行检查。
排查策略及时前往呼吸内科、血液科、胸外科做进一步检查。
3
大便性状改变
很多人对于排便并不重视,也没有刻意去留意大便状态和时间,殊不知大便恰恰是观察肠胃健康的重要渠道。如果近期大便习惯发生变化,特别是原本一天一次或两天一次的大便,突然一天内增长到了3-4次,且持续两周以上没有缓解,那就要警惕肠道病变;除此以外,若近期发现大便形状改变,比如扁条状、细条状,又或者是大便一侧带有血痕、大便颜色呈现出“柏油样”,这都和肠道异常有关,需及时进行检查。
研究表明,病理学确诊为结肠恶性肿瘤患者有腹痛占76.6%,血便占48.5%,其他大便性状改变占41.7%。
我们也看到一部分患者直至健康体检的大便常规检查发现血便,这才通过肠镜明确结直肠癌诊断。
排查策略一旦体检出现异常,或者日常发现问题,应尽快前往结直肠科就诊。
4
吞咽困难
如果在吃东西时出现胸骨后疼痛、食管内有异物感,长时间都是这样,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征兆。固体食物无法顺利咽下,逐步半流质饮食也同样受阻,这样的进行性吞咽困难必须排除食管癌、甲状腺癌。
排查策略建议及时前往消化内科、内分泌科排除相关疾患。
5
发音嘶哑
一般当肿瘤直接侵犯或转移压迫喉返神经时候常易出现声带麻痹,导致声嘶。需要检查排除甲状腺癌。甲状腺肿瘤起病非常隐匿,随着病情发展逐步出现症状。
排查策略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前往内分泌科、甲状腺外科进行检查。
6
无痛性肿块
颈深上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则需排除鼻咽癌;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多表示腹腔内有癌细胞沿胸导管向上转移,如肝癌、胃癌、大肠癌等;右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多表示胸腔内有癌细胞沿右侧淋巴管向上转移,如肺癌、食管癌等。无痛性乳房肿块或腋窝淋巴结肿大应考虑排除乳腺癌。
排查策略一旦出现上述部位异常情况,建议前往耳鼻喉科、消化内科或呼吸内科做进一步检查,必要时穿刺明确诊断。
7
无痛性涕血
今年出现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的人们越来越多。然而有一点要特别重视,没有明显的头痛、咽痛以及鼻腔痛等症状而出现鼻涕中带血丝或者血块,需要尽快排出鼻咽癌的可能。
排查策略建议首先前往耳鼻喉科做进一步检查。
8
黄疸
皮肤、巩膜出现黄疸,但未出现腹痛、发烧等症状,需要排除的危险因素是胰头癌及胰头附近的乏特氏壶腹周围癌的先兆情况。手掌、皮肤出现发黄,呈进行性加重的症状。
排查策略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黄疸,前往感染科、肝胆外科咨询,排除相关问题。
9
阴道出血
除经期外,阴道是不会流血的。非经期阴道出血,特别是绝经期以后的女性要检查排除子宫癌。
性交或大便后阴道流血,血色鲜红,时多时少,分泌物增多呈水样或血丝样白带,尤其是50岁以上绝经期女性需要排除宫颈癌早期症状。
排查策略建议出现上述症状,首先前往妇产科及时检查。
10
黑痣肿大
对生长在手掌、足、腰际、颈部等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要常常观察一下。如果原有黑痣突然增大,颜色加深,边缘发红,刺痒,疼痛,破溃或原有痣体上毛发脱落,需要排除恶性黑色素瘤。
排查策略一旦发生上述任何一种改变,立即就诊皮肤科明确诊断,予以切除。
以上几个异常症状,都可能是癌症到来的信号,不过仅凭症状是无法判断癌变的,当出现身体异常之后,我们首先医院进行检查,找到真正的病因然后进行治疗。一旦被确诊为早期癌症,那就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控制,避免癌症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最后提醒大家,如果有以上几个症状,不要过度恐慌,医院去检查才是正理,让自己和家人都放心。所以,专家对癌症只提出了两点:早发现、早治疗!但癌肿并不是外侵入体内的病菌,而是身体细胞发生了病变,所以即便是发生了癌变,早期身体也不会有剧烈的疼痛反应,这也是癌症难发现的一大原因。
期望肿瘤风险预防和管理能够作为个人自我健康促进的一个部分。其他方面,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十分重要,请大家别为了繁忙工作而忽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