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大河健康报记者王方方
刚刚过去的9月15日是第15个世界淋巴瘤宣传日。为提高我国淋巴瘤规范化、专业化诊疗水平,9月6日至9月8日,河南省抗癌协会、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医院淋巴瘤专科病区主办的“智汇中原”淋巴瘤学院第一期培训班在郑州举办。
全国各地余位中青年医师经过严格的报名筛选参加培训。学院特邀国内淋巴瘤诊疗的领军人物以及省内著名淋巴瘤专家就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不同亚型淋巴瘤的治疗规范及诊疗新进展等进行授课,并结合病例与大家讨论。经过为期三天的学习,学员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培训,对于淋巴瘤的诊疗基本知识、诊疗规范和诊疗最新进展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增长速度很快
医院肿瘤大内科主任、肿瘤医学中心主任、河南省淋巴瘤诊疗中心主任张明智介绍,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结外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中高度恶性淋巴瘤如不及时治疗,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高度恶性淋巴瘤,一个月左右便可危及生命,中度恶性淋巴瘤短短几个月也可危及生命。著名央视主持人罗京就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去世。
张明智主任说,淋巴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淋巴遍布人体各个部位,因此,除了头发、指甲等少数部位以外,几乎全身各个部位都可以发生淋巴瘤。
在我国,淋巴瘤虽不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其发病率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是增长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5%~7%,年死亡人数超过20万。目前,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3%~5%,每年新发病例约10万,已成为我国男性的第八大高发恶性肿瘤。
淋巴瘤进展速度虽快,但对化疗更敏感
张明智主任介绍,淋巴瘤非常复杂,按照年世界卫生组织对淋巴瘤的分类,常见的淋巴瘤有60多种,主要分为霍奇金氏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两大类,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又分为B细胞系列淋巴瘤、T细胞系列淋巴瘤和NK细胞系列淋巴瘤。B细胞系列淋巴瘤中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属于中高度恶性淋巴瘤,在所有淋巴瘤中所占比重最大,但经过综合规范化治疗,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超过50%。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所患的也是这种淋巴癌,现在已经康复。
张明智主任介绍,淋巴瘤的恶性程度主要是根据镜下细胞形态学观察,Ki67是判断肿瘤细胞活跃程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Ki67值越高,癌细胞增长越活跃,恶性程度越高。低度恶性淋巴瘤的Ki67值一般在30%以下。中度恶性淋巴瘤的Ki67值一般在30%~70%。高度恶性淋巴瘤的Ki67值一般在70%以上,伯基特淋巴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淋巴瘤之一,其Ki67值能达到%,也就是说所有癌细胞都在呈对数增长状态。一般的实体瘤则远远低于中高恶性淋巴瘤的增长指数,如常见的肺腺癌,其Ki67值一般为10%~30%。所以,中高度恶性淋巴瘤的病情进展速度一般比实体肿瘤要快。
但是,张明智主任提到,淋巴瘤有这样一个特点,越是恶性程度高的淋巴瘤,对化疗越敏感。如恶性程度最高的伯基特淋巴瘤,虽然一周内肿块就可以长几厘米,但却对化疗很敏感,化疗之后肿块能够很快缩小甚至消失,继之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很多患者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实现治愈。相对来说,恶性程度低的惰性淋巴瘤(如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浆细胞性淋巴瘤等)发展进程较缓慢,但往往难以治愈,这样的患者反而没有中高恶性程度的淋巴瘤患者预后好。
规范化治疗,淋巴瘤治愈率可超过60%
张明智主任介绍,在规范化综合治疗的情况下,淋巴瘤治愈率可超过60%,其中,霍奇金氏淋巴瘤治愈率为70%~90%,50%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都可获得长期生存。淋巴瘤诊疗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淋巴瘤患者有机会获得长期生存。但我国还存在很多淋巴瘤诊疗不规范的现象,很多单位没有设置淋巴瘤专科,淋巴瘤专科医师严重不足,导致很多淋巴瘤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目前,我国淋巴瘤的规范化治疗程度只能达到60%。
张明智主任提到,淋巴瘤的治疗方式很多,以化疗为主,放疗辅助,还有免疫抗体治疗(如CD20单抗治疗、PD-1单抗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CART细胞治疗等。规范化治疗不是所有治疗方案的堆积,而是根据患者的淋巴瘤类型、病情发展趋势和身体状况,合理、有序、有计划地安排治疗。
我国治疗不规范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治疗方案不标准。
2.剂量不够。使本来应该完全缓解的,只能达到部分缓解的效果。
3.化疗以后本该进行放疗的,却没有进行放疗,增加了患者复发率。
4.一些淋巴瘤患者初始治疗病情缓解后,没有及时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如套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者等。或复发淋巴瘤患者没有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援治疗。
5.不能及时采用先进的治疗手段。最新文献资料表明,用免疫抗体治疗加上分子靶向治疗,对于一些惰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甚至优于化疗,但不少人却还是沿用过去的治疗方式。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淋巴瘤
很多人称淋巴瘤为“沉默的癌症”,这是因为淋巴瘤早期多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并且由于表现复杂,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
张明智主任说,很多人发生淋巴结肿大的时候格外紧张,怀疑是淋巴瘤。实际上,大部分淋巴结肿大是良性的。一般情况下,良性淋巴结肿大一般小于2cm,呈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纵横比大于2,皮髓质分界清楚,血流信号不丰富。恶性的淋巴结肿大一般大于2cm,呈圆形或椭圆形,纵横比小于2,皮髓质分界不清楚,血流信号丰富。发现淋巴结,最好还是让专业医生帮助鉴别诊断。
除了淋巴结肿大,淋巴瘤患者还常有以下表现:
1.发热。
2.盗汗。
3.体重减轻。三个月内体重减轻10%要提高警惕。
4.严重的顽固性皮肤瘙痒。
5.外周血象和骨髓下出现异常。
6.组织或器官出现肿块。
预防淋巴瘤,关键在于保护免疫系统
淋巴瘤有两个高危人群:一是青少年和儿童,二是50岁以上的人群。
张明智主任说,现在,青壮年的淋巴瘤发病率迅速上升。这主要与现代人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精神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使免疫功能发生紊乱或功能低下有关。此外,文献资料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营养不全等也是淋巴瘤的促发因素。他提醒,预防淋巴癌的关键在于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免疫系统有序正常运转,如保持睡眠充足、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经常锻炼身体等。
版权声明
◆本文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大河健康网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