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儿童颈部ldquo串珠

患者,男,5岁,因发现颈部肿块两天来诊:

双侧颈部均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皮温正常,无红肿,无发热症状,询问病史:患者于一月前曾长时间感冒并低热,查看在我院血常规结果如下:

结合患者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我们考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例知识点回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EBV)感染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其典型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chang。好发于3~10岁儿童,也可见于青少年甚至少数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误诊和延迟诊断非常常见。

血液学表现

1.WBC总数多数正常

2.淋巴细胞占比增加,大于50%

3.出现异性淋巴细胞,大于10%

4.EBV抗体阳性

该病的超声表现有哪些特殊性?

1.几乎所有病例双侧分布(占96%)

2.融合且呈双侧融合(结合更多表现为单侧融合)

3.边界模糊占多数(淋巴瘤更多表现为边界锐利)

4.65%淋巴门回声消失(与其他反应性区分)

5.35%淋巴门结构存在(但有特殊性)

淋巴门结构消失:病理基础

1.强回声淋巴门是由于髓质区大量小的髓索和髓窦产生的超声界面

2.部分患者淋巴结可导致髓质内髓窦的崩解和抹杀,同时伴淋巴细胞增生

这也是该病有时在镜下误诊为淋巴瘤的原因

淋巴门回声特殊性

1.淋巴门回声明显减低(淋巴瘤残存的淋巴门回声为强回声)

2.淋巴门结构与“皮质”界限模糊(与结核相似,与淋巴瘤不同)

3.淋巴门呈不均质,常有回声减低区

预后

1.绝大多数病例呈自限性过程

2.部分患者伴有肝大脾大

3.极少数有肝脾破裂

4.治疗以对症为主,控制并发症

5.抗生素治疗无效(合并细菌感染除外)

本例未检查其肝脏及脾脏情况,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更加全面系统的扫查一些疾病的相关器官超声表现,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进而增强诊断的信心,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依据。

傅先水老师写了很多关于淋巴结超声诊断方面的科普文章,本人受益匪浅,上述截图为傅老师的一片关于传单颈部淋巴结病的非常详尽的介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engv.com/lblyf/1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