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科巡诊腹痛发热贫血结肠溃疡

患者,冯XX,女,25岁

主因:间断腹痛伴发热7年余,加重近2月于年10月09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发热,体温最高>39℃,腹痛位于右下腹,呈绞痛、胀痛,伴粘液便,1-3次/日,无脓血,时有皮下结节红斑,伴反复口腔溃疡,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尿痛等,医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给予静脉应用抗生素、地塞米松(量不详)应用3-7天后热退出院。此后病情反复,15-30天上述症状发作一次,为进一步治疗于6年前就诊于我院消化科。入院后行结肠镜检查: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给予强的松40mg静点3天,后改为口服泼尼松10mg日三次治疗,腹痛及发热症状明显缓解出院。出院后不规律口服泼尼松,后自行停药。此后,患者间断每年发作上述症状7-10次,于医院“消炎治疗”(具体用药不详)。2月前,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伴全腹痛,排气减少,排粘液便,伴里急后重,每天4-5次,皮肤时有皮下结节红斑,可消退,呃逆、纳差,此次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患者近2月精神差,睡眠欠佳,小便正常,体重下降5kg。

既往史:16年前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6年前就诊于我院时,曾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间断输血治疗,无输血反应、过敏等。半年前因腹痛于当地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愈合可,自觉腹胀,排气减少。否认结核、肝炎、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食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时查体:T39.2℃,P次/分,R24次/分,BP/65mmHg,急性痛苦病容,贫血貌,眼睑无水肿,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0.5cm,心率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无异常附加音,A2P2,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右下腹可见一斜行约5cm的手术疤痕,全腹部压痛,以左下腹及回盲部为著,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后化验:全血细胞分析(五分类):白细胞:2.31×10^9/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C反应蛋白mg/L。;生化:钾:3.08mmol/L↓;钠:.0mmol/L↓;氯:91.1mmol/L↓;白蛋白(溴甲酚绿法):38.60g/L↓;总胆红素:20.5umol/L↑;乳酸脱氢酶:.0IU/L↑;间接胆红素:15.8umol/L↑;结核杆菌抗体检测:阳性(+);输血前8项:乙肝表面抗体(雅培):36.11mIU/mL↑,余阴性;血清CA72-4:1U/mL;铁代谢五项:血清铁(铁代谢):22.50umol/L;转铁蛋白:1.21g/L↓;总铁结合力:27.6umol/L↓;铁饱和度:81.5%↑;铁蛋白.91ng/mL↑;降钙素原:0.02ng/mL;糖化血红蛋白:5.90%;血沉:ASO+类风湿:补体C3:.00mg/dL↑;补体C4:44.70mg/dL↑;总补体效价测定:58.0U/mL↑。

检查:心脏彩超:静息状态下,未见明显异常;泌尿系B超:双肾、膀胱未见明显异常;腹部立位平片:降结肠积气并轻度扩张。不除外不全肠梗阻,。胸部X线平片未见异常。肝胆胰脾B超:胆囊内弱回声,考虑淤胆,肝脏、胰腺、脾脏未见明显异常。胸部、上腹部及盆腔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下腹部CT:回肠末段及回盲部、结肠肝曲肠壁异常,结合病史,溃疡性结肠炎改变可能,请结合肠镜检查。胃镜检查黏膜未见明显异常。肠镜:回盲瓣结构消失,回盲部及升结肠、肝曲见多处椭圆形及不规则形溃疡,溃疡周边有隆起,最大的溃疡约3.0*3.0cm;其余所见结肠粘膜光滑,未见糜烂、出血及新生物,直肠未见异常。印象:右半结肠溃疡性质待定:待除外克罗恩病。肠镜病理:(回盲部)小肠粘膜慢性炎伴急性炎及溃疡形成,未见肉芽肿性病变。(升)结肠粘膜慢性炎,另见少许炎性渗出。

初步诊断:结肠多发溃疡待查、中度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讨论问题:1.诊断考虑什么?和哪些疾病进一步鉴别?

2.治疗选择什么方案?如何评估治疗效果?

3.该患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哪些关联?

赞赏

长按







































白颠的治疗
白癜风是否可以根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gygengv.com/lblhl/9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