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前
治疗后
近日,医院普外Ⅱ科小儿外科病区成功治愈一例巨大淋巴管瘤的患儿。
患儿是一个3岁的女孩,一年前发现颈部有一包块,家人没有引起注意,近期包块突然增大,女孩的家长这才意识到问题,医院就诊,可医院都没有医生能够治疗此病,最后来到医院,医院小儿外科接诊了此患儿,经过仔细检查并结合超声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颈部淋巴管瘤。女孩的家属这才明白原来孩子得的是比较常见的小儿良性肿瘤。
传统对此类病例的治疗方法是直接手术切除,但是此患儿的瘤体较大,手术不容易完整分离,术后容易复发,且手术后会遗留很大的手术疤痕。目前新的治疗方法是向瘤体囊内注射化疗药物,破坏囊壁,从而促进肿瘤的消退。医生仔细跟患儿的家长交代了两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家长最终选择了囊内注射治疗方法。通过三次向包块囊内注射博来霉素,患儿颈部包块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复查超声也未见囊肿,完全治愈出院。
淋巴管瘤是发生在淋巴系统的多囊性畸形,是儿童最常见的脉管畸形。引起淋巴管瘤的原因可能是在淋巴系统发育过程中,原始的淋巴与静脉在发育过程中连接障碍而导致的孤立淋巴囊,这些淋巴囊缓慢增大,可以推动其邻近的结构浸润到周围组织,形成囊性淋巴管瘤。淋巴管瘤好发于儿童的头面部、颈部、腋下,发病率约1/到1/。对于瘤体不大,界限清楚的病例可以选择手术完整切除,对于瘤体面积较大,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的病例则可以选择囊腔内注射药物治疗,一般选择抗癌药物如平阳霉素、博来霉素等。化疗药物局部瘤体内注射治疗淋巴管瘤的机制可能为药物抑制淋巴管内皮细胞生长、刺激肿瘤间质纤维有关,适合各种明显囊腔的淋巴管瘤。对于深部组织或者较小的淋巴管瘤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治疗。
该院小儿外科已成功开展小儿体表淋巴管瘤及血管瘤的注射治疗,疗效显著,部分较大的瘤体通过注射变小后也可以再通过手术的方法完整切除。
赞赏